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助产学导论

助产学导论

  • 字数: 3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1173345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助产中的文化与护理、助产学相关理论、助产士的能力要求、助产士的角色、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助产质星管理与职业防护、伦理学与助产伦理、助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助产士职业生涯规划等十一章内容。全面阐述了助产的概念、助产工作概况;助产专业发展概况;助产士的素质与行为规范等内容。
作者简介
姜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从事助产、妇产科护理,护理管理工作32年。1984年开始从事助产工作,具有丰富的助产、助产管理经验。1998年在医院率先开展导乐陪伴分娩和助产模式的改革,促进自然分娩。作为导乐培训、母乳喂养咨询师、新生儿复苏培训等师资,在全国培训数千人。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护理科研文章有:《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新生儿复苏教学流程的应用效果》《北京市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母乳喂养咨询室的设置和管理》《分娩初期母乳喂养中的问题与对策》《母婴同室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等二十余篇。作为主编出版了《实用产科护理及技术》《妇产科疾病护理及操作常规》《产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新母婴护理模式实践》《孕产妇围产期推荐阅读》《妇产科护理学习题集》,作为副主编出版了《新生儿护理技术》等,参编书籍十余册。现在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护理学会护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委员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助产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助产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世纪西欧的女性医学
三、助产士与助产医学
第二节 我国助产学的发展概况
一、从夏商周到明清时期的妇产科
二、近代助产医学
三、现代助产医学
第三节 助产专业教育与工作模式
一、国外助产专业教育与工作模式
二、国内助产专业教育与工作模式
第四节 我国助产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生育政策对助产服务提出挑战
二、妇幼卫生工作发展亟须加强助产队伍建设
三、我国助产事业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第二章 助产中的文化与护理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概念
一、文化概述
二、文化休克
第二节 跨文化护理理论
一、理论学家及其研究背景
二、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内容
三、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程序
第三节 护理在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中的作用
一、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
二、文化护理的原则
三、跨文化护理的评估与诊断
四、满足服务对象文化需求的策略
第三章 助产学相关理论
第一节 助产学理论概述
一、助产学理论起源与发展
二、助产学理论的分类
三、助产学理念及其核心概念
第二节 人类基本需要的相关理论
一、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二、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三、韩德森的孕产妇需要模式
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
一、相关概念
二、压力相关学说
三、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
第四节 心理学经典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四章 助产士的能力要求
第一节 临床思辨能力
一、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医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把控能力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决策能力
第二节 专业实践能力
一、知识应用能力
二、临床操作能力
第三节 信息管理能力
一、信息的相关概念
二、信息的相关特性
三、信息获取与识别能力
四、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
第四节 团队合作能力
一、团队的相关概念
二、团队的特征
三、构建良好的团队关系
第五节 自我发展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
二、科学研究能力
三、创新能力
第五章 助产士的角色
第一节 助产士的职业角色与角色关系
一、角色概述
二、助产士的职业角色
三、生育服务中的角色关系
第二节 助产士在妇女不同生育阶段的角色作用
第三节 社区妇女保健
一、妇女各生殖阶段分期
二、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三、妇女不同时期的主要健康问题
四、社区妇女不同时期保健
五、社区妇女避孕节育指导
第四节 社区儿童保健
一、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
二、儿童各年龄期常见的健康问题
三、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四、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第六章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第一节 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特征
三、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四、人际关系的类型
五、人际关系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护患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