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临床针灸反射学(第3版)

临床针灸反射学(第3版)

  • 字数: 103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金观源,相嘉嘉,金雷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261340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6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解读针灸治病机制,提升针灸治疗效果.
内容简介
本书应用系统医学的反射学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反射区)。提出:穴位的本质是反映点(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反映点针灸);通过重构经络体系,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50余年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难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针灸疗效的捷径。自2004年首版以来,被誉为近100年来优选的针灸著作之一。它不仅是掌握反映点针灸及其临床应用的推荐阅读教材,也是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人员深造的高级参考书。
作者简介
金观源,美国国际整体医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评审专家,浙江医科大学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从事神经生理学和系统医学研究,具有中西医结合、国内外45年从事针灸临床与科研的独特背景。现任美国国际整体医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
目录
第1章针灸反射学概论
1.1针灸反射学的新学科
1.1.1发展针灸疗法的挑战
1.1.2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
1.1.3古典术语的科学表达与国际化
1.1.4针灸反射学的内涵
1.2反射弧:针灸治病的基础
1.2.1内稳态与反射
1.2.2针灸的刺激信号
1.2.3穴位的组织结构与感受器
1.2.4针感的传入途径
1.2.5牵张反射与针下反应
1.2.6针灸刺激输入的环节
1.2.7针灸的反射中枢与自主性传出
1.2.8神经-体液调节的长反射
1.2.9针灸的治病功效
1.2.10针刺麻醉
1.3反射区:经络的实质
1.3.1经络现象的现代研究
1.3.2牵涉痛与“内脏-体表相关”
1.3.3放射痛与“体表-体表相关”
1.3.4经络学说要发展
1.3.5取代经络的反射区概念
1.3.6反射区或经络的形成
1.3.7反射区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1.3.8反射区与经络体系的关系
1.3.9反射区的局部重叠与分层
1.3.10反射区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3.11反射区或经络的简化模型
1.4针灸作用原理的阐释
1.4.1穴位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1.4.2针灸调整作用的原理
1.4.3针灸镇痛作用的原理
1.4.4针灸康复作用的原理
1.5针感传导原理的阐释
1.5.1针感传导的分类与特征
1.5.2中枢内兴奋扩散
1.5.3外周动因激发
1.5.4“肌肉紧张性扩散”假说
1.5.5“感觉神经末梢间传递”假说
1.5.6“感觉记忆激发”假说
1.6反射疗法:针灸的归宿
第2章针灸反射疗法的控制
2.1患者“黑箱”
2.2体表反射信息的获取
2.2.1皮肤温度
2.2.2局部软组织的外观与张力
2.2.3压痛点
2.2.4皮肤电阻
2.3针灸干预信息的输入
2.3.1很好刺激部位
2.3.2刺激类型
2.3.3刺激强度与时间
2.3.4基本针刺手法的刺激特征
2.3.5针感的性质及其产生机制
2.3.6针刺效应与针感的分离
2.3.7疗程与治疗间隔
2.4反馈施治的原则
2.4.1针灸疗效的判定
2.4.2疗效显现的时间模式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