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 原著第5版

临床催眠实用教程 原著第5版

  • 字数: 6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迈克尔·雅普克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84372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催眠在心理治疗领域是一个始终兼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与日新月异的研究、实践进展的存在。而无论你是刚接触催眠、试图将其整合进临床实践的工作者,还是在专业领域使用催眠多年,希望获得其新进展和“催眠+”应用外延的从业者,这本重磅更新的经典催眠教材 都值得你沉浸于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海洋之中,理由如下: 首先,它延续了前四版的风格,不止展开如何“做”催眠的实践指导,更以书的前半部分的篇幅充分论述了关于催眠本质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证据,技术性的学习只有建立在深入了解其理论与伦理的背景下,才能得到恰当的使用、发展个人的风格。 其次,催眠领域的复杂性、多面向使其本身并不易把握,本领域甚至充斥着一些强烈的对峙与争论。借助本书,我们却有幸从雅普克的平实、不偏不倚却也从不回避个人观念的娓娓道来中,看他带着对所有理论家的敬意,对不同的观点、相互矛盾的理论和近期新的参考资 料进行综合讨论。无论是研究者、实践者乃至个人发展,相信都能从这种视角中有所获益。 再次,实践指导与理论并重。书中大量的催眠对话实例和技巧分享,使得策略与方法的传递变得清晰、鲜活,本版更新更是在催眠隐喻,催眠在治疗抑郁、疼痛管理、儿童青少年领域的应用上进行了详细展开,而作者幽默且热情的笔触总能让人再三领略临床催眠的魅力 。 从个人阅读体验的角度,我强烈建议即使不从事催眠工作的临床实践者如有条件也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从广义上,催眠不只是一种技术、一种取向,更是一种临床的工作的视角与思路--理解如何培育改变可以发生的信念,如何放大资源,整合新的观点、视角和体验,减 轻对痛苦的关注,这或许是每个临床从业者都值得拥有的。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近40年来,成千上万接受临床催眠艺术和科学培训的专业人士的权威教科书。2015年,本书第四版一经引进,立即成为国内畅销的经典临床催眠教材。现在,这本生命长青的教科书已经出版了第五版,延续其传统,鼓励人们在既定的科学研究基础上进行合理 的临床实践。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思而后行”从多角度论述催眠的相关理论及科学基础,第二部分“催眠在行动”着重谈实践催眠的流程、技术、策略与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文中穿插着对相关章节谈及的催眠先驱者的介绍——“大师的视野”模块,帮助我们站在巨人的 肩膀上形成对该领域更丰富的理解。作为教材,每章后配有“开动脑筋”“行动起来”模块,助力知识整理与实践检视。 除了章节中穿插的案例与对话稿,原著第五版补充更新了书中多次提及的“维姬的案例”,它呈现的是作者雅普克自己作为治疗师的一次令人动容且极富教育意义的单次干预会谈,便于读者更鲜活地感知催眠的应用流程与具体操作。我们将其逐字稿和雅普克的逐句评论 和分析收录在附录中,相应的会谈录像可以扫描后勒口处二维码获取。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迈克尔·雅普克(Michael D. Yapko) 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婚姻和家庭治疗师;在推进催眠的临床应用、治疗抑郁症以及开发战略性的、结果导向的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国际范围内专业人士的认可;由于对催眠和心理治疗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米尔顿·艾利克森基金会和国际催眠 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译者简介 高  隽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 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催眠学会会员,中国艾利克森临床催眠研究院学术负责人。 审校者简介 方  新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国际催眠学会常务,亚洲催眠学会候任主席,中国艾利克森临床催眠研究院创建院长;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副主席;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催眠学组创建组长;中国心理 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注册系统五届的委员;曾作为大会主席举办两届中国临床催眠大会,曾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目录
第一部分 先思而后行:发展出对催眠的更深刻的理解
第1章 与催眠的初次见面:来看看这个万花筒
第2章 有关催眠的迷思和真相
第3章 思考催眠的不同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你的实践
第4章 大脑、心理和催眠
第5章 催眠与健康:放大心身关系
第6章 催眠的主观体验
第7章 使用催眠的情境和你需要创造的氛围
第8章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可暗示性
第9章 催眠的反应性:人口学因素和测评工具
第10章 催眠的危害,法律考量和伦理原则

第二部分 催眠在行动:发展出临床实践的技能和艺术
第11章 如何组织暗示:产生意向性的语言
第12章 有关实施有效临床催眠会谈的忠告
第13章 催眠导入的结构化策略:“做”催眠
第14章 催眠导入的谈话策略以及运用催眠理念的艺术
第15章 催眠现象:调动隐藏的资源
第16章 设计和实施临床催眠会谈
第17章 将临床催眠策略整合到心理治疗中
第18章 催眠中的隐喻:来讲个故事吧
第19章 催眠和积极心理学:聚焦于“什么是对的”
第20章 过程导向的催眠:从询问“如何”类型的问题,到建立催眠背景
第21章 催眠会谈示例:常见问题的催眠文本
第22章 催眠与治疗抑郁:给失能者赋能
第23章 在疼痛管理中临床催眠治疗的应用
第24章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治疗
第25章 处理意料之外的反应
第26章 跨越流派的催眠:催眠和正念冥想中的平行过程


附录A 催眠机构和催眠专业期刊
附录B 前四版的序言和导读
附录C 维姬的案例:使用催眠来应对终末期癌症
参考文献
原著第五版审校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