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烯碳人生 刘忠范文集

烯碳人生 刘忠范文集

  • 字数: 26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628697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问道人生:刘忠范文集》共4分册,分别为《似水流年》《报国无疆》《烯碳人生》,以及《岁月如歌》。本书为《烯碳人生》分册,书中以我国石墨烯研究发展为基线,讲述了刘忠范院士在我国石墨烯研究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具体分为烯碳情缘、科普达人、微言拙议、走向未来4篇章。刘忠范院士带领团队在石墨烯这一新兴领域深耕十年,一批研发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他积极推广“研发代工”模式,希望将政产学研有效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他追求工匠精神,做事精益求精。他不讳言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要让石墨烯的核心技术卡外国人的脖子”,为此他愿意一直扎实做下去。
内容简介
本书中以我国石墨烯研究发展为基线,讲述了刘忠范院士在我国石墨烯研究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具体分为烯碳情缘、科普达人、微言拙议、走向未来4篇章。刘忠范院士带领团队在石墨烯这一新兴领域深耕十年,一批研发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他积极推广“研发代工”模式,希望将政产学研有效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他追求工匠精神,做事精益求精。他不讳言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要让石墨烯的核心技术卡外国人的脖子”,为此他愿意一直扎实做下去。
作者简介
刘忠范,物理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组部“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主要从事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4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科普著作6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30余项。曾任国家攀登计划(B)、973计划、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八届纳米研究奖、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等奖励。现任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
目录
烯碳情缘
匠心打造未来石墨烯产业基石
要对中国石墨烯产业有所担当
专访中国石墨烯领军人物:刘忠范院士及他的团队
从畅游纳米世界到引领石墨烯产业
漫话石墨烯“工匠”——刘忠范院士
石墨烯的创新者
“鸡蛋模型”打造石墨烯核心技术策源地
用“研发代工”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
石墨烯基础研究到产业化探索
科普达人
石墨烯:当大象站在铅笔上
神奇的石墨烯材料:机遇与挑战
石墨烯:一个持续十年的传奇故事
纳米科技的前世今生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化学
如果没有化学
……
摘要
     匠心打造未来石墨烯产业基石 提及我国的石墨烯研究,绕不过一个名字。 他带领团队在石墨烯这一新兴领域深耕10年,一批研发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他积极推广“研发代工”模式,希望将政产学研有效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他追求工匠精神,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很好。 他不讳言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要让石墨烯的核心技术卡外国人的脖子”,为此他愿意一直扎实做下去。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会主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如果不知道我这个团队,可能是因为他没做好 “我原来是做碳纳米管的,碳纳米管跟石墨烯挺像,把单层的石墨片卷起来就是碳纳米管。”刘忠范言谈风趣,他常跟同事和学生开玩笑说,“我们当年一根筋做事,如果不卷起来直接去做,关于石墨烯的诺贝尔奖就是我们拿了”。 2004年,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上展示了石墨烯的奇妙性能,由此开启了人类对石墨烯这一被称为未来革命性材料的研究。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之后全球掀起了石墨烯材料研究的热潮。 “石墨烯有很多优异的性质,理论上它的强度是钢的200倍,它也是导热性优选、导电性优选、最轻、最薄的材料,而且基本是透明的,所以这种材料未来有各种潜在的应用。”刘忠范向记者介绍说。 2008年,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调研,刘忠范团队开始转向石墨烯研究,至今已10个年头。在其研究院一层展厅里,陈列着他们这10年来的研究成果。 展厅的墙上写着“制备决定未来”。刘院士认为,“材料是产业的基石。如果真正发扬工匠精神,把制备做到炉火纯青、做出高质量的材料,石墨烯的未来就无限美好”。常见的石墨烯材料有两大类——粉体石墨烯和薄膜石墨烯。在薄膜石墨烯材料制备方面,“我们不仅有技术、有成套的工艺,而且还做装备,这方面我们是引领国际的”,刘忠范说。 探索“杀手锏”级的用途,是石墨烯研究的另一大挑战。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热衷于生产制作石墨烯服装、石墨烯充电宝、石墨烯电暖画,以及石墨烯防腐涂料等,但刘忠范院士坦言,这些不会是石墨烯材料应用的主流,而未来的主打应用是什么,大家都还在寻找当中。 尽管摸着石头过河,刘忠范团队已取得一系列在国际上领先的应用成果。其中包括把石墨烯和玻璃结合起来做成超级石墨烯玻璃,“如果只是把它涂在玻璃上,那么一擦就掉了,也不均匀。而我们可以在任意玻璃上‘长’出石墨烯,变成透明导电导热玻璃”,刘忠范介绍说,这种超级石墨烯玻璃可用在多个方面,比如可以做手机的触摸屏、智能窗、透明加热片等。 由于石墨烯超强的导电、导热性能,它还可以跟光纤结合做成“烯碳光纤”,用来做电光调制器、超快激光器以及各种传感器;石墨烯和半导体照明结合起来,做成LED,“发光效率提高30%以上,灯非常亮”;石墨烯还可以用来做透明天线、电池集流体、充电枪……这些都是他们团队在探索的石墨烯“杀手锏”级的用途。 “在石墨烯行当可以这么讲,不知道我这个团队的话,可能是因为他没做好,不是因为我们没做好。”刘忠范院士自信满满。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