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口城镇化与粮食安全 机理、实证与对策

人口城镇化与粮食安全 机理、实证与对策

  • 字数: 1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高延雷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376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是粮食消费大国,如何让人们吃饱并吃好始终是摆在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国利用7%的世界耕地养活20%的世界人口,为全球粮食安全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这也深刻反映出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人多地少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粮食进口风险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进一步倒逼并加速粮食安全问题回归国内资源与市场,粮食安全陡增为核心议题。因此,研究如何立足国内有限的资源禀赋,构建系统性的粮食安全防线,满足14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意义特别重大。在此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紧密相关的种植结构问题值得关注,特别是以粮食播种面积占比走高为表征的“趋粮化”现象更为引人注目。这主要是因为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无法趋粮化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尽管趋粮化有助于提高粮食产出和保障粮食安全,但也应该意识到,当出现经济现象与理论假设不一致时,如果不及时加以识别可能导致我们忽视其中潜在的不确定性甚至威胁。比如某些干扰因素发生变动,趋粮化可否持续、粮食总产量能否保持稳定增长以及粮食供给是否会遭受冲击均难以预判。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为什么农业种植结构呈现趋粮化,现有文献尚未给出足够的理论解释和实证回答。鉴于此,本书围绕趋粮化现象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通过构建“人口城镇化—农业劳动力供给约束—种植结构调整和农地流转—粮食安全”分析框架,利用宏微观数据和计量模型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验证:第一,人口城镇化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此分析主要检验人口城镇化是否促进了趋粮化及其结构突变性。第二,人口城镇化对农地转出的影响。此分析用于解释人口城镇化引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约束进一步收紧,农户是否会放弃自营农地而选择将其转出。第三,探讨上述农地转出是否改变了农业种植结构,主要回答流转出去的农地是趋粮化还是非粮化问题。第四,基于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结论,进一步估计人口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此分析可以揭示人口城镇化对粮食安全影响效应的大小和方向等问题。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3一个基础分析
1.4研究内容、创新与意义
1.5概念界定
1.6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2章文献综述
2.1粮食状况:生产、储备、贸易与政策
2.2粮食安全问题
2.3粮食安全治理
2.4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2.5城镇化
2.6文献述评
第3章理论分析
3.1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一一个基本事实
3.2逻辑框架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