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诚意关 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

诚意关 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郑泽绵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401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宋明理学中最重要的转折,莫过于从朱子学向阳明学的两大范式之间的转化。对此思想史巨变,传统的叙事的解释是:青年王阳明为效法程朱理学的格物穷理而去格竹子之理,七天后病倒,等到他谪居龙场时方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最终反求诸本心,确立心学的立场。事实上,朱子与阳明优选的分歧不在:理的来源是在内还是在外,而在于如何确证自己的道德信念为真、如何确认自己的道德动机是纯粹而无自欺的。最终是“诚意”的问题。因此,本书作者提出“诚意”中心说:以此中心重构这个范式转化的历史。 本书围绕《大学》的诚意章的诠释问题,揭示从朱熹到王阳明的哲学史过渡的内在逻辑,以贯穿朱熹晚年修改诚意章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的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提出等“思想史事件”,形成一个新的哲学史叙事,阐释王阳明哲学的核心关切是“诚意”如何可能的问题,以揭示和彰显中国传统儒家哲学“诚”范畴的道德思想理念的现代价值。
目录
   引论

第一章朱熹晚年诚意思想考论

第一节“诚意”章在朱熹《大学》诠释体系中的尴尬地位

第二节《文集》中所见朱熹改“诚意”章注之始末

第三节《语类》中所见朱熹改“诚意”章之“自欺”注之始末

第四节朱熹易箦之前改“诚意”章注考

第五节《大学章句》的定论:如何从致知过渡到诚意?

第二章诚意与自欺:比较哲学散论

第一节“自欺”自相矛盾吗?

施P第二节朱子的“温和的有意自欺论”

第三章从朱熹的诚意难题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S01-第一节格物叙事的缺陷与诚意史观的提出

Eel第二节朱熹晚年的诚意难题及其对陆九渊的批评

2E1:第三节历史证据:“知行合-”是对朱子诚意难题的回应

第四节哲学重构:王阳明对朱熹的“诚意”难题的回应

第五节宋明理学的“大陆漂移说"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