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研究 基于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视角

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研究 基于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视角

  • 字数: 27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红玉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063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0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经典作家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论述的历史背景和逻辑理路,梳理了经典作家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的机制、过程、二重性效应及其二者矛盾反制的机理等观点,再现了经典作家关于资本逻辑的历史限度、存在理由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证思路,探讨了经典作家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论述对于我们分析和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把握利用和驾驭资本逻辑张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论题的研究现状
一 关于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马克思对资本逻辑阐述的研究
三 关于马克思技术与资本互动理论的研究
四 评析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意义
一 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
二 为我国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先机提供决策参考
三 有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第三节 研究进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上篇 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的论述
第一章 概念界定
第一节 技术
一 技术表现为各种实用的技艺
二 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中介
三 技术确证着人的本质力量
第二节 技术创新
一 技术创新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二 技术创新是将技艺首次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
三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和测量器
第三节 资本
一 资本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
二 资本的物质躯壳和生产关系本质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人格化为资本家
第四节 资本逻辑
一 资本逻辑是资本运动的内在秩序和规律
二 资本逻辑是表征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运动方式
三 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逻辑是剥削性生产关系的物化表现
第五节 结构化
一 结构与结构化
二 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论述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时代际遇
一 资本逐利逻辑日渐主导并统治社会
二 技术创新沦为资本逐利逻辑的手段
三 各种危机频繁发生
四 工人不断加剧的穷困生活
第二节 思想养分
一 经济学各流派对资本及其增殖秘密的探讨
二 两大阵营关于经济危机是否不可避免的争论
三 启蒙运动关于理性的追问及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四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
第三节 主观条件
一 锲而不舍地为人类谋幸福的社会责任感
二 敢于质疑批判的创新精神
三 百折不挠的革命实践经历
四 与挚友的共同奋斗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论述的理路
第一节 从关注到勾勒草图
一 研究兴趣的转向
二 勾勒草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二节 从论战性概述到纲领性论述
一 哲学革命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二 论战性概述:《哲学的贫困》
三 初步阐发:《雇佣劳动与资本》
四 纲领性阐述:《共产党宣言》
第三节 从系统论证到补充完善
一 系统性论证的准备:系列手稿
二 系统论证:《资本论》
三 补充和完善:《法兰西内战》与《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论述的重要观点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资本逻辑结构化互动的机制及表现
一 技术创新为确立与巩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打下技术基础
二 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奠定物质基础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