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见信如晤 20封哲思书信

见信如晤 20封哲思书信

  • 字数: 23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51083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以历史顺序呈现了来自不同时空的20位大思想家的20封哲思书信,并伴有20篇专业学者对书信的专业解读,介绍书信的时代背景和写作缘由、通信双方的身份和社会关系,并对书信内容及其牵连问题进行解读与分析。 “这些书信因此成为一扇门,打开它,我们就进入了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思想家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20位大思想家所写的20封书信,从伊壁鸠鲁、塞涅卡,到笛卡尔、本雅明……作者来自不同年代,身处不同社会环境,但是每封信都关注着同一个问题——如何更好地生活,试图解决如何面对死亡、如何获得快乐、如何认识时间的价值等永恒而普遍的问题。书信按时间排序,每封信还附带一篇专业导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具有丰富生命内涵和生活指导意义的书信,同时感受书信体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艾达·布罗诺斯基(Ada Bronowski),英国伦敦新人文学院的哲学讲师。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牛津大学皇后学院哲学研究学者。曾获得悉尼科学基金会(澳大利亚)和伦敦华宝学院的研究奖金。 陈斯一,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文学、历史、基督教哲学等。 苏泓睿,哲学硕士,自由译者。
目录
第一章 活在当下!
第二章 时间的价值
第三章 学生的自罚与老师的溺爱
第四章 犬儒神灵写给穷人的哲学
第五章 真实的人,真实的哲学
第六章 善的动机与现实的阻碍
第七章 “不,颜色是真的”
第八章 革命浪潮中的哲学家女皇
第九章 来自流亡的爱
第十章 情欲的吸引
第十一章 理性的经验主义?
第十二章 “我亲爱的朋友,什么是幸福?”
第十三章 爱的哲学
第十四章 现实的伟大
第十五章 自深深处:一封哲学书信
第十六章 通信真理观
第十七章 消除恐惧之塔
第十八章 真理的史诗面向
第十九章 “神坛上的卑鄙小人”
第二十章 舞蹈哲学
撰写者简介
致谢
原文索引
摘要
     伊壁鸠鲁致美诺西斯,祝好! 无论一个人年龄有多小,他都不应该推迟学习哲学,而无论一个人年纪有多大,他也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哲学。因为,对保持灵魂的健康这件事情来说,没有过早或过晚这一说法。说留给哲学的时间还没来,或者那个时间早已过去,就好像是说追求生命蓬勃和幸福的时间还没到来或已经晚了。所以我说,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哲学!老年人应该学习哲学,这样才能对过往那些美好的事物心怀感激,从而重获青春;年轻人应该学习哲学,这样才不必惧怕未来,从而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然老成。 因此,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是,将我们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那些会让我们生命蓬勃并获得幸福的东西上面。当幸福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拥有了一切,而如果幸福不在,我们就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去得到它。 所有那些我不停建议你去做的事情,请你一定要做!把你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它们身上,把它们想成美好生活的头等大事。 你首先要思考的东西与神有关,你必须把他想成是一种不朽的生命体,享有至福(blessedly happy),正如我们对神的一般观念所确实认为的那样。除不朽之外,不要给他附加任何别的属性。不要把任何有违其至福状态的特征放在他的身上。只去设想那些能够确保他的至福和不朽的特性—这才是我们思考神的正确方式! 诸神存在。而且关于他们的知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他们不同于多数人所信仰的那样,因为这些人不去捍卫他们所具有的关于使神成为神的特性的观念。所以,否定多数人所信仰的那些神,这并不是衰读,把多数人的意见加诸神,这才是亵渎。”这是因为,多数人关于神的意见不是纯粹和原初的概念,而是错误的描述,形成于人们后来对神所做的种种断言。基于那种虚假的描述,人们认为神将巨大的灾难降给坏人,把好处赐给好人。但是,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人们习惯于偏好某些个别的德性,无论这些德性是什么,至于其他人,只要与自己相似,人们就会接纳,而只要与自己不同,人们就会视之为异类而排斥。 你要时常思考的另外一件事是,死亡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所有东西,无论好坏,都来自我们的感官,而死亡是感官的缺乏。因此,正确认识到死亡对于我们什么都不是,将会让我们生命的有限性变得可喜,这并非因为它赋予生命以无限的时间,而是因为它去除掉了我们对永生的渴望。因为,一旦你认识到死没有什么可怕的,生也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 有的人会说,他害怕死亡,不是由于死亡来临时的痛苦,而是由于还未发生的死亡对现在造成的痛苦,这样的人是说胡话的蠢货。因为,所有正在发生且没有造成困扰的事情所带来的痛苦都只是人们对这些事情的预期所产生的想象。于是,死亡,这个所有恶中最离奇可怕的恶,对我们来说就什么都不是。而这正是因为,当我们存在,死亡就不存在,而当死亡存在,我们就不存在了。因此,无论对于活着的人,还是对于死了的人,死亡都什么也不是。对活着的人来说,死亡不存在;对死了的人来说,他们自身已经不再存在了。可是,有时候,人们会把死亡当作优选的恶而躲避它,而另外的时候,他们又会选择死亡来结束生命中的恶。 然而,智慧者不会轻看他的生命,也不会惧怕死亡。因为活着并不令他悲愁,他也不认为死亡是一种恶。但是,正如在面对食物时,我们追求的不是优选量的食物(不管什么种类),而是最可口的食物,同理,完满的生命不是最长的而是最快乐的。 倘若一方面劝告青年人好好活着,另一方面又劝告老年人要善终,这是没有意义的。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拥抱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是,关心怎样活得好,与关心怎样死得好,其实是同一件事。 更糟糕的说法就是:优选不要出生,而一旦出生,请尽可能快地穿过冥府之门。’ 说这种话的人,如果他真的被这种话所说服,他为什么不动身去死?如果他如此确信他的决定,他就应该做好准备立刻去做这件事请啊!但是如果他在开玩笑,那么他就是一个蠢货,竟然这样谈论那些并不可笑的事情。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