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学研究 总第32集 2022年春夏卷

汉学研究 总第32集 2022年春夏卷

  • 字数: 6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77649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内容涉及国内外汉学研究、海外汉学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集,是国内外汉学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由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多年汉学书系主编工作的阎纯德教授主编,综合国内外著名学者以及领域内的新秀们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关于不同国别的汉学研究历史述略、海外汉学家生平及研究成果、海外图书馆藏图藏书等方面。全书分有不同版块,本书分法国汉学研究专辑、美国汉学研究、俄国汉学研究、德国汉学研究、西班牙汉学研究、葡萄牙汉学研究、意大利汉学研究、日本汉学(中国学)研究、拉丁美洲汉学研究、中国新文学传播与研究、春秋论坛等主题部分,汇集了汉学研究领域比较前沿的成果。
作者简介
阎纯德,河南濮阳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进修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语言学院。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和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文化研究》杂志主编,汉学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杂志社社长,教授。巴黎龙呤诗社副社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实学研究会、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曾赴法国巴黎第三大学、马赛第一大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波尔多第三大学、意大利波伦亚大学、都灵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和语言。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目录
卷前絮语阎纯德(1)
国学特稿
《天问》主题问题辨析方铭(1)
曾子孝道思想三境界及其现实意义李金坤(19)
窗外的风景
19世纪西方汉学/戏曲研究的兴起廖琳达(31)
中、日、西三维文化框架中的孔子形象
——以佐藤春夫《曾皙的回答》《雉鸡的烤肉》为中心杨威威(46)
汉学、汉学研究与西学中医贺霆尹明黄在委(56)
从“情感”视角探查海外汉学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任增强(68)
张西平专栏
梵蒂冈图书馆所藏西学汉籍刻本特点研究张西平(81)
法国汉学研究
《论语》在19世纪法国的传播与接收(下)成蕾钱林森(95)
中国道经典籍在20世纪法国的翻译与研究考述张粲(106)
《聊斋志异》在法国的译介与传播陈恒新清(118)
论法国当代诗人亨利·米修的道家接受徐臻(139)
18世纪法国本土汉学家对中国语言的认识
——论格鲁贤《中国通典》的汉语知识译介李真(151)
法国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
——以弗朗索瓦丝·韩为例王瑜著许玉婷译(163)
高第《中国书目》索引问题考(上)张明明(172)
俄罗斯汉学研究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庄子》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张鸿彦(180)
东方比较诗学中的文学作用论
——布拉金斯基对印度诗学与中国古代诗论的比较研究
杨星丽李逸津(192)
彼得堡汉学学派及其汉学研究综述
[俄]弗·斯·米亚斯尼科夫著张海鹰张立岩译(207)
“莫斯科的孔夫子”
——俄罗斯汉学家嵇辽拉儒家思想研究述评栾东丽(220)
前古典主义时期(汉朝与六朝)的诗歌创作
[俄]玛·叶·克拉夫佐娃著万海松译(232)
美国汉学研究
美国汉学界论苏诗中的贬谪书写万燚(241)
民国时期美国汉学著作在中美学界的不同回响及其启示
——基于学术书评的考察吴原元(252)
内容·逻辑·视野:卜寿珊的中国古代文人画论研究
——以《中国文人论画》为考察中心魏刚(271)
德国汉学研究
赫尔曼·黑塞评中国叙事文学马剑(285)
视角·建构·方法:顾彬的中国诗史书写与研究
——以《中国诗歌史》为考察中心胡炜(295)
21世纪以来德语系三国学界中国文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下)
周睿(308)
英国汉学研究
在“关联”中“论道”:葛瑞汉的汉学思想探微刘杰刘耘华(320)
理雅各《孟子》英译本中的人物形象陈逸鸣胡旭(331)
论英国外交官司登得与同治时期的沪上京剧姚伟金倩(348)
西班牙汉学研究
浅析17世纪新一代西班牙在华方济各会传教策略的转型期
——以“将乐教案”为例叶君洋(366)
文明交流互鉴:汉语在西班牙的传播流变李秋杨(379)
葡萄牙汉学研究
葡萄牙汉学的形成和发展(17世纪—18世纪初)张敏芬(393)
意大利汉学研究
历史书写与文化透镜
——论《鞑靼战纪》中的他者叙事杨和晴朱睿达(408)
拉丁美洲汉学研究
墨西哥汉学家莉亚娜治学之道的嬗变孙洪波孙新堂(418)
日本汉学(中国学)研究
从学风到学派
——朱舜水对近世日本汉学的传播与影响唐季冲(429)
日本明治时期“汉学”杂志初探
——以《大同新报》为中心边明江(448)
禅宗思想与夏目漱石的《草枕》
——以“无住”观念为中心王广生(458)
江户时代折中派对清代诗歌的接受
——以广濑淡窗《淡窗诗话》为中心张宇超(467)
朝鲜半岛汉学研究
朝鲜古代诗学思想史研究的文体意识王成(477)
韩愈辞赋海东容受的文化探因安生(491)
论柳宗元《非国语》在朝鲜王朝的批评生态及其文化心理贾文霞(506)
林椿汉诗的中国典故运用考吴野迪(522)
中国新文学传播与研究
海外汉学文献资料的重新发现与研究
——以1947年英美出版的《中国抗战小说集》为例张红扬(530)
春秋论坛
明清两代中国外销青花瓷的海外嬗变
——以代尔夫特陶瓷的模仿与创新研究为例尹成君杨子媛(542)
从《金陵十三钗》外译看全球化翻译出版活动中的文化霸权
——兼谈当下中国文学译介的“被接受焦虑”程弋洋李彼蔚(558)
一位化学家的“上古中国”研究
——陈光宇的“朱砂考古”赵世昌(572)
汉语教学国际传播研究
《唐话纂要》的汉语观和汉语教学观透视刘海燕(586)
翟理斯《字学举隅》探析岳岚(598)
书评与信息
中西文化的转移空间与文明体侨易问题
——以《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为例考察学术范式的变化叶隽(608)
双向交流多元书写
——评肖玉秋主编《中俄文化交流史》张淑娟(620)
悼念严绍璗教授阎纯德(62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