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

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

  • 字数: 2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叶海涛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031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似乎总是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人类需要一场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发展”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本书从剖析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入手,在阐明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政治问题的前提下,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哲学基础,重点解读了绿色发展的政治逻辑:绿色发展的空间政治规划即主体功能区建设、绿色发展的经济制度体系及机制运行、绿色发展的制度法治保障、绿色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以及生态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目录
   引言
一 “增长的极限”
二 “可持续发展”
三 以绿色看待发展
四 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
第一章 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属性
第一节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环境
一 公共产品的经典特质
二 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类别
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第二节 生态政治思维方式的生成
一 生态环境问题的技术化解决方案批判
二 以政治思维应对生态环境问题
三 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理念
一 什么是“绿色发展”
二 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 成为经济社会指导理念的“绿色发展”
第二章 绿色发展的自然哲学基础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根基
一 “自然是生命之母”
二 “自然”:人类文明的根基
三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第二节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一 作为人类“敌人”的自然
二 作为人类“榜样”的自然
三 作为人类“征服对象”的自然
四 作为人类“伙伴”的自然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 无法弥补的“物质变换裂缝”
二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三章 绿色发展的空间政治规划
第一节 空间生产和规划的政治属性
一 “空间”概念的崛起及其政治转向
二 马克思的“空间”概念与理论延伸
三 空间生产的物质性和政治性
四 作为空间生产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权力运行与权利保障
一 作为国家战略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实施中的权力运行
三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实施中的权利保障
第三节 空间正义: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价值导向
一 资本主导下空间生产和分配的不正义
二 生态问题的空间性与空间问题的生态性
三 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空间正义与生态正义
第四章 绿色发展的经济制度体系
第一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 资本的全球化与反生态本性
二 绿色发展的自然价值论
三 绿色发展的制度经济学
第二节 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与社会制度结构变迁
一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二 以绿色科技创新释放“生态生产力”
三 促进企业主体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
四 以绿色科技引领创新生态产业体系
第三节 完善绿色发展经济制度体系
一 驱动绿色发展的创新制度体系
二 支撑绿色发展的配套制度体系
三 完善绿色发展的评价制度体系
第五章 绿色发展的制度法治保障
第一节 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
一 擦亮“美丽中国”的鲜明底色
二 构建最严格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三 构筑最严密的绿色发展法治保障
第二节 健全绿色发展的制度法治供给
一 创新生态环境资源管理体制
二 完善绿色发展考核监管
三 绿化法治思维和法律体系
第三节 严格绿色发展的制度执行
一 源头严防
二 过程严管
三 后果严惩
第四节 加强绿色发展的法治监督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