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广州城市社会变迁(1912-1937)

广州城市社会变迁(1912-1937)

  • 字数: 30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李淑蘋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98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叙述时限为广州沦陷之前,重点从四个方面反映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广州城市社会的变迁。其一,通过广州旧市区的拓展、市内部分寺庙的拆卖改封、不同档次新式住宅的兴建以及大量纪念性建筑的修建,反映广州城市空间格局的改变。其二,通过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后,政府开始较为有力地介入公共卫生管理,尤其是对食品卫生的监管和对环境卫生的治理,反映广州公共卫生事业的推进。其三,通过广州公共市场和公共屠宰场的建成使用情况,以及生活给排水系统的优化,反映广州市政建设的发展。其四,通过广州通俗教育的兴起、社会体育的开展和传统救济的转型,说明广州的社会事业有所进步。
作者简介
李淑蘋,暨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史,在《山西大学学报》《暨南学报》《历史档案》《江西社会科学》等发表学术论文24篇,参与国家清史项目,编纂“清史?提督表”,承担有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山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等。
目录
第一章 广州市区的拓展
一 广州市区拓展的背景
二 广州市区的拓展规划
三 拓展市区的具体措施
第二章 部分寺庙的改拆
一 清末民初广州寺庙概况
二 寺庙的变迁
第三章 民居住宅的改良
一 广州住宅改良的背景
二 模范住宅区的规划与实施
三 平民住宅的兴建
第四章 纪念建筑的修建
一 民国时期广州城市的政治性
二 广州城中的纪念性建筑
三 纪念性建筑对广州的影响
第五章 政府对公共卫生的干预
一 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 卫生行政人员的选配
三 公共卫生的宣教活动
第六章 政府对环境卫生的治理
一 环境卫生治理的经费来源
二 环境卫生治理的从业群体
三 街道的清扫与垃圾的倾倒
四 粪溺的处理与厕所的整改
第七章 政府对食品卫生的监管
一 营业执照的发放与监管
二 对清凉饮料的监管
三 对乳业及牛奶制品的监管
四 对肉类食品的监管
五 对餐饮业的监管
第八章 公共屠宰场的建设
一 关于设立公共屠宰场的动议和努力
二 公共屠宰场的最终建成
三 围绕屠宰场的利益博弈
第九章 公共市场的兴建
一 公共市场的规划与建设
二 公共市场的管理
第十章 生活给排水的改善
一 传统的给排水系统
二 对旧有系统的改造和治理
三 自来水的兴起与政府的管理
第十一章 通俗教育的发展
一 通俗教育在广州的发展
二 通俗教育在广州的实施
三 通俗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第十二章 社会体育的推广
一 西方近代体育传入广州
二 体育社团的相继出现
三 体育场馆的兴建与管
四 体育活动的举办
五 社会体育活动的参与者
第十三章 传统救济的转型
一 救济体制逐步完善
二 救济范围有所扩大
三 救济模式发生转变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