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个体性文化体系的失度 哈代小说主人公悲剧根源研究

个体性文化体系的失度 哈代小说主人公悲剧根源研究

  • 字数: 2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磊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589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悲剧维度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小说最重要的维度之一。对于主人公悲剧根源的探索有助于研究哈代小说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意义。哈代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根源(即他们的灾难性结局的根源)可以从文化角度来阐释。在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个体性文化体系的合度与失度之阐释框架可以发展出来,用于托马斯·哈代小说主人公悲剧根源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个体性文化体系的失度(简称为文化失度)导致了小说主人公的灾难性结局。该专著从个体性文化体系的失度的视角研究哈代悲剧,可以对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道德、性格、身份和价值观等诸多维度给予阐释。
作者简介
刘磊,男,1982年出生,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文学理论。近年主要学术论著:《英美文学中人文情结的嬗变》;《美国“垮掉派”诗歌研究——认知诗学视阈》[第二作者]。现阶段主讲或曾经主讲“大学英语”、“高级英语”、“中西文化比较”、“基础英语写作与交流”(博士生公共英语)等课程。
目录
前言
Foreword
引论
0.1文献综述
0.2本书的方法论和结构
第一章道德维度的文化失度
1.1《还乡》:利他性充分与利他性适中之间的冲突
1.2《还乡》:积极道德与消极道德机制之间的冲突
1.3《苔丝》:精神化道德与物质化道德机制的冲突
1.4《裘德》:内容导向的道德与形式导向的道德机制之间的冲突
1.5《还乡》中的道德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1.6《苔丝》与《裘德》中的道德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章性格维度的文化失度
2.1《市长》:负面倾向
2.2《市长》:基于情绪的攻击性
2.3《苔丝》:心理节奏的失衡
2.4《市长》中的性格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2.5《苔丝》中的性格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章身份维度的文化失度
3.1《苔丝》:显性平等身份与显性身份不平等之间的冲突
3.2《苔丝》:隐性平等身份与隐性身份不平等之间的冲突
3.3《市长》:宗法制家长的身份与现代身份机制之间的冲突
3.4《苔丝》中的身份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3.5《市长》中的身份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第四章价值观维度的文化失度
4.1《裘德》:知识价值观与共时性价值霸权的冲突
4.2《裘德》:爱情价值观与历时性价值霸权的冲突
4.3《还乡》:外部导向的价值观与内部导向的价值机制之间的冲突
4.4《苔丝》:精神化价值观与物质化价值机制之间的冲突
4.5《裘德》中的价值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4.6《还乡》与《苔丝》中的价值观念及其历史意义
第五章文化失度导致悲剧之总体格局的历史意义
5.1对亚瑟·叔本华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文学阐释
5.2对约翰·罗斯金和奥古斯特·孔德改良主义思想的文学阐释
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