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读书有道

读书有道

  • 字数: -1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王道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0183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作者王道多年埋首故纸堆,关注苏州文化,关注有名的民国文化人家史记述,对沈从文、张充和等名家掌故尤其如数家珍,写作《流动的斯文》《一生充和》等口碑之作。  ★本书是多年来正是他多年来淘善本、访名家、结书缘的心路拾珍。★读书有道,道可道,非常道——且听他回首心路,娓娓道来。
内容简介
作者王道久居文化传统悠久、文人墨客史迹遍布的苏州,专注研究苏州重要文化遗产、江南有名私人藏书楼过云楼的的历史研究,对名人藏书史、淘书掌故多有涉猎;同时多年来埋首探幽民国文化,对张充和、沈从文的文化名人的家史研究也有持续深耕;此外,作者多年来参与主持独立书店“慢书房”,广结书缘。本书正是他多年来淘善本、寻故纸的吉光片羽;也是他访名家、结书缘的点滴心史。
作者简介
王道,青年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过云楼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先后编著出版《小园即事:张充和雅文小集》《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似水华年——〈水〉与一个家族的精神传奇》《一曲微茫:充和宗和谈艺录》《一生充和》《牙祭岁月:追寻美食里的历史意蕴》等作品。
目录
第一辑 书页小语
沈从文的一张书单
沈从文题签《曾景初木刻集》
沈从文题诗《送米图》
谭其骧请客周有光
张允和的《诗歌新韵》
阿英书话之闲话
张伯驹的《太白山纪游》
赵元任的苏州一年
顾颉刚与文学山房
张充和感恩意大利诗翁
薄英的《桃花鱼》
第二辑 旧卷探幽
过云楼主人“淘宝”琉璃厂
过云楼古泉拓本小记
双“鹤”之美——记顾鹤逸与冒鹤亭的友谊
一个斯文家族的出版史
第三辑 芸香乐途
天下的旧书
年画、版画书集藏雅韵
江辛眉赠诗朱季海
第四辑 字纸有灵
谁为张充和刻了印章
追念姑苏同轩老人
《百年袁家》与苏州
羞怯之人的写作——从孙小宁的《印心》说起
初见陆文夫
饥饿年代的“马语者”
百年锐思周有光:老藤椅,慢慢摇
叶弥:不安的世界
第五辑 书房风景
闲逛书房说闲话
旧书房,慢书房
古旧书店四题
从几张藏书票说起
读书要快
代后记 三言两语一水轩
摘要
     沈从文的一张书单 一直很好奇,沈从文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什么书?他有没有书单?一查,还真有。他在1935年6月的《青年界》上发表了一篇《我年轻时读什么书》,那一年他33岁,在他的书单上列了三种书。 沈从文说他第一次对于书发生兴味,并得到好处,是五本医书。“我那时已读完了《幼学琼林》与《龙文鞭影》。《四书》也成诵。这几种书简直毫无意义。”而之所以喜欢读医书,是因为好玩、实用。“从医书中我知道鱼刺卡喉时,用猫口中涎液可以治愈。小孩子既富于实验精神,家中恰好又正有一只花猫,因此凡家中人被鱼刺卡着时,我就把猫捉来,实验那丹方的效果。”在医书里,沈从文还学会了一些偏方,并试着做过实验,从而记得了不少药性和病名。 如果说第一部书是科学的兴趣引导,那么沈从文喜欢的第二部书却是实实在在的神话,即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使我明白与科学精神相反那一面种种的美丽。这本书混合了神的尊严与人的谐趣,——一种富于泥土气息的谐趣。当时觉得它是部好书,到如今尚以为比许多堂皇大著还好。”沈从文还以许多读者喜欢的《项羽本纪》为例,说西楚霸王只能是活在书生脑子里。而《西游记》里的猪悟能虽是神话人物,却依然是个很可爱的活人。 第三种书即一本兵书。“上面有各种套彩阵营的图说,各种火器的图说,看来很有趣味。”但是因为看这本书,却看“掉”了沈从文的世袭将军梦。他在通读此书后发现自己体力不够统治人,行为不许受到拘束,且孙子兵法太过玄远,索性决定放弃将军梦,回到更喜欢的当前生活,做一个自由人。 由沈从文的“书单”继续寻迹他的阅读兴趣,发现他在这次书单之后还做过一次文学书系点评(见1935年11月29日天津《大公报‘文艺》,《读(新文学大系)》,署名为炯之)。当时他提到了良友公司所编的几本文学选本颇为值得注意: 小说一集(茅盾编选) 小说二集(鲁迅编选) 小说三集(郑伯奇编选) 散文一集(周作人编选) 散文二集(郁达夫编选) 戏剧集(洪深编选) “就已出的六本书材料分量说,笔者觉得这种篇幅四百页到五百余页价洋七角钱的书,已无可疵议。”这套书的编选者可谓是名家云集,可见出版社对于编选质量是有所期望的。沈从文对这套选本总体觉得满意,只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个人意见,如“茅盾选小说,关于文学研究会作者一部分作品,以及对于这个团体这部分作品的说明,是令人满意的。鲁迅选北京方面的作品,似乎因为问题比较复杂了一点,爱憎取舍之间不尽合理。……周作人选散文,大约因为与郁达夫互商结果,选远远的郭沫若不选较近的朱自清,(正与郁达夫冰心朱自清相同)令人微觉美中不足。郁达夫选散文全书四百三十余页,周氏兄弟合占二百三十一页,分量不大相称(其实落花生不妨多选一点,叶绍钧可以不选)”。应该说,沈从文是看中这套选本的,因此给予真诚而客观的意见。同时他在此文提到的关于编书的注意事项也颇为有趣。 一是编选者的个人趣味不应该有损选本的真正价值;二是编选者责任自觉,应该极客观严谨;三是“编选者应注意作者作品——尤其是作品的影响、意义、价值,加以分析,不能尽从所属团体或搜索文章一二字句作为这个人全部作品的批评”;四是“总其大成的对分部编选人能否胜任,得在他名头以外注意一点实事”。最后一点即版权问题,“例如散文二集选周作人十多万字的文章,是不是应给版税”。应该说沈从文所言编书五点,至今仍可作数。 从沈从文后来的物质文化研究可知,他读书的范围可说是广博而庞杂,后来把马、列、毛等大部头的文集都通读了一遍(按黄永玉的文章说法应该是读了好几遍)。早在1937年初时,他的读书兴趣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如1937年1月1日《宇宙风》即刊登了沈从文《二十五年我的爱读书》一文,他就列了两本,李健吾的《福楼拜评传》、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同年2月26日沈从文还为邓以哲著《西班牙游记》作书评在天津《大公报。文艺》上发表,他对这本小书的视角、细节、风情等等颇为肯定,说作者并没有写成一本“极蹩脚的旅行指南”,且对作者深入西班牙民族性格和血液的描述深有感触,因此觉得此书有一个缺点就是篇幅太短,读来不过瘾。斗牛场、乡间妇女、舞蹈、建筑、雕刻、内战等等,一直希望能出国去走走的沈从文显然对西洋的很多文化元素充满了兴趣和向往,他渴望更多的了解,因此读了不少此类的书。 P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