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失去的制造业 日本制造业的败北 珍藏版

失去的制造业 日本制造业的败北 珍藏版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日)汤之上隆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1117122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硬盘存储器到智能硬件,从晶体管到冲水马桶,日本的制造业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这对追赶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企业又意味着什么?
战后日本制造因模仿创新与匠人精神而称雄于世界。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制造却与强势兴起的互联网与个人电脑硬件擦肩而过。
21世纪,日本制造面对蓬勃兴起的智能硬件市场望洋兴叹。
日立、东芝、索尼、夏普,在以往曾经强势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尽然一路溃败。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家居与工业互联网时代,日本是否又将错失机会?
本书站在一个资深半导体从业人员的角度,展现一部日本半导体制造业的几十年荣辱史。
作者简介
汤之上隆,1961年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硕士课程为原子核工学专业),后就职于日立制作所。此后16年中,先后在中央研究所、半导体事业部、设备研发中心、尔必达(因工作调动)、半导体前沿技术公司研发协会(即Selete,因工作调动)从事精密加工技术研发工作。2000年,被京都大学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目前,担任半导体产业和电力机械产业顾问及撰稿人,精密加工研究所所长,京都大学原子核工学专业及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的特邀讲师。 著有《日本“半导体”的战败》《“电器、半导体”产业大崩溃的教训》。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专业术语的科普
第1章 我的半导体技术人生·1
首相真的理解制造业吗·2
奥巴马总统突然造访AMAT·3
奥巴马真心冀望美国回归制造业·5
停留于考察、分析层面的“制造业白皮书”·7
我于日本半导体产业高峰期入职日立·9
借调尔必达,见证惊人现实·12
国家项目“Asuka计划”的失败·14
“咎由自取”后仅拿到100万日元退休金·15
我为何对技术实力抱有疑问·16
第2章 何谓半导体·19
对半导体制造的误解·20
半导体到底是何方神圣·21
摩尔法则与精密化·24
如何制造半导体·26
仅凭一个按钮无法制造半导体·32
第3章 DRAM溃败与技术文化·35
追求极限性能的技术文化的确立·36
电脑界的更新换代·38
陷入“创新窘境”的日本·39
处于劣势的低成本制造技术·41
尔必达的成立与经营破产·43
2年内市场占有率锐减的原因·45
统一性的NEC与一点突破的日立·48
将工作细分化的NEC技术文化·49
NEC技术人员洁癖症似的工作状态·51
对“技术开发”一词的不同理解·52
日立的“万岁”,NEC的“失望”·53
日立和NEC,技术实力孰优孰劣·55
尔必达与三菱技术实力的差异·56
身兼多职的三菱职员·58
三菱、尔必达、晶圆代工厂的DRAM比较·60
三菱的DRAM文化和技术实力·61
为何三菱职员能够受到好评·62
尔必达应有的姿态·63
第4章 尔必达和三星电子的差异·65
尔必达为何破产·66
30年丝毫未变的DRAM制造技术·68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是为时已晚·70
三星电子技术力量的特征·71
研发与批量生产并无明显分界线的组织体系·72
设备不变,流程不变·74
不以100%的成品率为目标·76
230人规模的市场调研专员·78
当机立断、出类拔萃的专务董事们·80
NEC再次陷入困境·82
专栏4-1 NEC退出智能手机市场“DoCoMo手机家族”告终·83
旧NEC电子工厂的将来·85
为何NEC生产不出自主品牌的智能机·88
NEC曾领跑世界的辉煌历史·89
半导体业务全部外迁,NEC开始萎靡不振·91
洋葱剥完皮后还剩下什么·94
专栏4-2 三星电子惊人的信息收集能力·96
前田和夫的入门系列·97
第5章 一成不变的日本技术文化·109
DRAM衰败,日本半导体产业崩溃·110
红瑞萨、蓝瑞萨·112
瑞萨领导放话“不要写、不要说”·114
日本半导体的“读杂志经营模式”·117
转战SOC是否为明智之举·118
SOC是利基的集合·120
强势启动重量项目·122
参与Selete和Asuka计划·123
部长和社长都是温水里的青蛙·125
Selete成立15周年和Asuka计划结束·126
NHK节目:反攻的剧本Ⅱ·129
官员们应自问:是否有点太推责·130
为何不提Asuka计划·131
ASPLA的悲惨结局·133
东日本大地震凸显了瑞萨的存在感·134
对瑞萨那珂工厂的三点疑问·135
丰田失算,不知不觉陷入单极集中·136
为何不能找工厂进行替代生产·139
世界市场占有率位居榜首的企业为何会出现赤字·141
价格控制权掌握在汽车制造商手里·143
不良率为零·143
不良率为零的思想如同核电的安全神话·145
对瑞萨新社长的期待·147
前社长的话彰显瑞萨自主决策能力的欠缺·149
瑞萨的社员们走在荆棘路上·151
根源在于30多年前形成的技术文化·153
第6章 日本电视产业崩溃的原因·155
“索尼派”丈夫和“瑞萨派”妻子之间的对话·156
追求高画质、超薄是技术人员的自我安慰行为·157
对创新的错误认识·158
索尼技术人员的创新观·159
创新一词越流行,创新越难实现·162
电视和手机:一对加拉帕戈斯化的难兄难弟·164
“卖掉生产出的东西”是错误观念·165
对市场调研也存在错误认识·168
市场营销的本质·170
用模块方式生产电视成为可能·172
第7章 英特尔危机与晶圆代工业霸权之争·175
半导体行业企业排名变迁启示·176
产品更新换代导致技术陷入无用之地·178
英特尔CEO突然宣布辞职·180
英特尔陷入“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困境”·181
潜伏于英特尔发展历史中的困境·184
英特尔少有的误判·191
英特尔放跑大鱼,三星捡了便宜·193
如果英特尔把握良机,历史是否因此改变·194
半导体企业三巨头转战晶圆代工业·195
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能否获得成功·197
肥水不流外人田,新CEO依旧来自公司内部·199
三星来势汹涌,矛头直指中国台湾企业·200
第8章 日本过人的技术实力究竟在何处·205
面对更新换代,技术力量显得苍白无力·206
日本人究竟擅长什么·208
两个现象:共同进化和共同退化·210
主要设备及其生产制造龙头企业·212
日本强势产业的共同点和弱势产业的共同点·215
衰弱的日本制造设备的代表:曝光设备·216
ASML为什么能跃居第一·217
ASML提高吞吐量的秘诀:减少机器误差·219
日本半导体业的另一特点:
从设备引进到投入生产周期过长·221
日本制造设备绝对强项的代表:清洗设备·223
聚焦日本强技术能力·225
第9章 成为创新的弄潮儿·227
为何日本能成为世界第一·228
新概念:创新型模仿者·229
模仿使人类进化,模仿使文明发展·231
模仿者坐享其成·233
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模仿产业·235
DRAM产业的发展就是一种的模仿·237
“模仿就能成功”不是绝对真理·239
模仿的能力和步骤·241
日本半导体及电器产业应重拾模仿优势·243
新市场究竟身在何处·245
开辟新市场不需要任何技术研发·246
“发明大王”爱迪生手中的“漏网之鱼”·248
你想怎样改变世界·251
经营者和技术者都要亲力亲为、奔向海外·254
后记·259
主要参考文献·263
摘要
     首相真的理解制造业吗 在叙述我的半导体人生之前,先引用一下2013年6月5日安倍首相“第三次经济增长战略演讲”(于内外情势调查会)的部分内容。 对于此次演讲,各种负面评价层出不穷,如“内容浅薄空洞”“缺乏具体性”“东拼西凑”等。而我更为担心的是,首相、政治家以及官员们是否真正理解制造业的本质。 安倍首相在演讲的开头部分做了如下发言。 “现在正是日本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时机。 “世界也开始行动。奥巴马总统在呼吁‘复兴制造业’。欧洲也将重点转向经济增长,制造业再次受到瞩目。 “世界在推动‘工业资本主义’的振兴,而此时,日本应该成为引领世界强有力的引擎。”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说日本也应该学习美国“振兴制造业”,这是首相亲自发表的宣言,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但是,安倍首相却接近没有谈及振兴的具体措施和路径。 演讲内容涉及解禁药品的网上销售以及放宽政策、建立特区的构想等内容。但既然日本是“制造业大国”,那就应该谈一谈如何重振制造业的竞争力。遗憾的是,首相接近没有谈及这一点。 至今为止,这样的场面已经反复了很多次。作为一名半导体技术人员,作为从事本国制造业工作的一员,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究其原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政治家、官员的不理解,我作为技术人员的大半人生才会几经沉浮、跌宕起伏。 奥巴马总统突然造访AMAT 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总统奥巴马似乎是真心希望振兴美国制造业。下文将介绍一则新闻,包括5大主要报纸在内的日本媒体无一对此进行报道。 2013年5月9日,奥巴马总统突然造访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AMAT(Applied Materials,应用材料公司)。此新闻在美国成为热门话题,然而日本报纸却未对此进行任何报道。 AMAT公司是一家设备制造厂商,1992年以后该公司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稳居世界第一。2013年9月24日,AMAT宣布与世界排名第三的东京威力科创(Tokyo Electron)合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热议。 图1-1是奥巴马总统视察AMAT的生产设备装配工厂时的情形。图中左侧进行解说的就是AMAT当时的CEO迈克尔·R.斯普林特。据说公司的超级VIP即使进入无尘室也不用穿戴清洁套装(防尘服)。二人之间有两种直径不同的硅晶圆。前方的就是目前用于半导体芯片标准化生产的直径为300mm的硅晶圆。而内侧有奥巴马总统倒影的就是即将开始批量生产的直径为450mm的硅晶圆。(摄影师的技术着实高超!) 提供450mm硅晶圆的是研制了最优选半导体光刻技术的Molecular Inprints公司,据说英特尔的领导也一起参加了视察。 奥巴马真心冀望美国回归制造业 我听说奥巴马总统参观了工厂之后,还在1000多名AMAT员工面前发表演讲,称“美国政府将全力支持半导体等高新制造业”。 奥巴马总统在自己第一任期的初期就提出了5年内实现美国工业产品出口倍增的计划。起初所有人对此都持怀疑态度,但美国国内的氛围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以再生能源的普及为依托的绿色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可以看到,3D打印机、机器人、脑科学以及网络安全等产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从此次突然造访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下定决心要加强最很好的半导体产业。页岩气革命也助推了其发展。 可见,奥巴马总统真心冀望美国回归制造业。 就在2012年5月,奥巴马总统也曾突然访问过位于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的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Nanosca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NSE),并在该校发表了如下演说:“贵学院是专享一所注重纳米技术的优秀大学,这里汇聚了世界很好研究人员。希望你们的研究能够扩展到全美。” 奥巴马连续两年访问半导体相关机构,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据奥尔巴尼分校的平山诚教授介绍,该事件被大大小小近百家媒体广泛报道。 P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