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春明留梦记

春明留梦记

  • 字数: 4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作者: 陆昕
  • 出版日期: 202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77619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个部分,岁月留痕、人生百态、书事书话、杂感杂谈。 岁月留痕一章,相对说,最为用功,也最整齐。从祖父记起,依次为作者的小学、中学、“”、下乡、返城、政法大学,及对市井民俗的记述。如饭馆庙会、南穷北贱、礼数规矩、北京的妞和爷等等。 第二部分,人生百态,如浮世绘。 第三部分,一辈子教书、写书、出书、送书、藏书,估计将来还要捐书、卖书,和书真是缘份非浅,书事书话写的就是这些。 第四部分,杂感杂谈,突出一个“杂”。但杂而不乱,除去几篇抒情文字和最后的几篇读书记外,是有主线的。
作者简介
陆昕 ,男,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著有《月落集》《乌啼集》《霜天集》《京华忆前尘》《五〇后的青春》《祖父陆宗达及其师友》《诗书继世––启功》《民国名人传记丛书––黄侃》《闲话藏书》《藏书小识》等。以及《办案要略·刑幕要略》(校注),《浣花集》(校点),《来鹤亭集》(校点),《玉斗山人集》(校点)。《清史稿·刑法志注译》(合著),《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合著),《盟水斋判牍》校注(合著)。主编《中外法律比较编年》。编有《张中行讲北京》,《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启功》等。
目录
岁月留痕
祖父琐记
祖父逸事
祖父和我
祖父和昆曲
祖父与美食
祖母和烹饪
炉肉和卤肉
春饼和春卷
炸酱面
肉食和青菜
语言学会
一次作文
我的逃学
少年时光
我的中学
血色浪漫
清单
清退
损失
下乡之前
东北岁月
肉和豆腐
挑担
买票
零食
探亲
远帆
麦子地
李德生(一)
李德生(二)
读书琐忆
政法琐忆
政法忆往
经典电影
除夕
过去
燕子
美食
吃辣
饭馆
习俗
女红
随想
庙会
歌曲
祖父冥寿
怀念启功
忆张中行
悼王学泰先生
大康
牌子曲
南穷北贱
礼数规矩
北京大姐
北京爷们
神奇的北京
家乡的风
北京的雨雪风
公园的功能
天光
南北

东岳庙
公园记
北海
白塔
景山
天坛
动物园
玉渊潭
颐和园
圆明园
陶然亭
中山公园
街心公园
纪晓岚故居
土港洋
老宅子
胡同行(一)
胡同行(二)
胡同行(三)
胡同行(四)
胡同行(五)
胡同行(六)
胡同行(七)
胡同行(八)
胡同行(九)
胡同行(十)
胡同行(十一)
人生百态


观舞
清浊
流浪
土豪
珍爱
返校
改变
炫耀
抢购
节约
屁赋
膀爷
逛街
清晨
表达
挂钟
怪梦
选择
作弊
坐班车
新词语
青春祭
真荒唐
胖厨娘
养花
文化集市
“吃饭大学”
馅饼教授
男士风度
饭店争座
饭铺见闻
爱可分割
热闹的会议
可怕的暗流
学活和头肉
海南七日游
江浙记游踪
海子纪念碑
湖州和绵山
人面桃花
就是梦
书事书话
大楼
理书
藏书
逛书市
书市记
收藏
古书铺
厂肆人物记
祖辈的书
送书
怀念
潇洒走一回
《济公传》
《水浒》
《三国》
《金瓶梅》
《金蔷薇》的魅力
重读《金蔷薇》
《带阁楼的房子》
《晚霞消失的时候》
盒子炮
胖书
杂感杂谈
寂静之声
揉脚
两难
乐团
人间有天堂
唱歌
再说唱歌
忘我
所爱
误区
天命
悟道
获奖
反思
感觉
妙用
启发
撒手
身份
启示
三八节
公民
体面
年账
发愿
看病
夜读
年龄
电视剧
糖葫芦儿、小三儿和春杏儿
看足球
女汉子
文言文
公孙龙
短歌行
无情月
八愁诗
挑战观众
忽然想到
明清鸡汤
夜读有感
主题先行
读史一得
“老而不死”
故宫自驾
不是笑话
不看别人饭碗
畜生和傻子
正经不正经
便宜吃穷人
运动化治理
学术二锅头
不简单的事
生命的高度
大妈式眼泪
咪蒙的功夫
菜单和项目
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说
学而优则写
傻子的追问
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歌曲
后记
摘要
     祖父琐记 祖父的一生,跌宕起伏,无不与时代同步。上世纪五十年代,学苏联,把“三古”(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史)砍了,祖父一下没了专业。好在祖父触类旁通,改教现代汉语,而且有重大学术突破,其观点影响至今,还带出了北师大第一届现代汉语研究生。“”后,位于厂桥的西城区电教馆请祖父讲课,祖父上台后第一句话“我已经十三年没登讲台了”,赢得现场一千多人暴风雨般的掌声,久久不息。开始讲课,祖父说:“对不住,我讲课,要喝茶、抽烟,离了这两样,不行。”那天,许嘉璐、王宁先生也去了。一位板书,—位倒茶。吴晓铃先生也到了场,还嘱咐许、王二位一定要把祖父的学问学到手。 祖父在政治上是有追求的。日本侵华时,就因替学生作保到后方参与抗战,险些遭日本宪兵队追捕。一九四五年后,他把自己家变成地下党的联络站,还在时任北平警备司令的陈继承家里做地下工作。 有些事,现在说来也有意思。快解放时,有个学生来家聊天,说,我在《中央日报》混饭吃,共产党来了找我算账怎么办?祖父说,我家里有不少共产党的传单,你拿几张去贴到街上。他们来了,我给你做个证,你就算做过革命工作。 祖母评价祖父:“你爷爷,玩儿一辈子悬的。”祖父也偶尔会用手中权力办事。祖父终生好友赵元方的夫人,不知为何有支手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人告发了。赵先生很忧惧,祖父说,你放心,我给你摆平。于是找了当时的前门区区长,作个保了结了。 但祖父从未为自己为家人谋过私利。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自己的经历从不提起。所以,祖父去世后,纪念会上,市委有关领导讲了祖父的革命经历后,有位学者很吃惊,发言说:“我和陆老熟极了,老去陆老家喝酒吃饭,可没听陆老说起过一句当年!” 我想,追求是一种精神,不是捞取利益,更不会用来交换商品。再问,祖父就从来没有想过谋点私利,哪怕小小不言的?不知道。但我知道,祖父即便这样想,也不会这样做,因为他是书生,一身书生意气。书香社会只是个形式,而书生意气,才是国家、民族的希望。 祖父逸事 祖父性情随和,天性散淡,好交友,爱忘事。在北大时,教书同时任系办公室秘书,系主任是胡适。值得说一下,直到一九三七年事变,北大国文系正式在编的人,包括胡适等教授、副教授和时当青年的祖父,一共才七个人。不过学生也不多,我有一本北大一九三五年同学录,国文系拢共才二十多学生。来上课的教授很多是聘任。 不过学生少,事儿并不少。任继愈先生就曾几次找祖父办事儿。更多的是外边的联络。有回胡适交代祖父,某天有几个外国人要来参观,把办公室整理一下。祖父说:“我倒是整理了。可到那天,因为有部外国片子刚放映,我瞧电影去了,把他这事给忘了。我拿着钥匙,结果他们谁也没进去。”后来见了胡适,胡适一笑,也没说什么。 一九三七年事变前,祖父要全力教学,系里让刚留校的吴晓铃接任秘书,俩人交接了“关防”。不过吴先生的位子还没坐热,抗战全面爆发,北大南迁,搬去后方。祖父与吴晓铃关系亲密,但两人都爱忘事。祖父闲聊时说:“他父亲去世,给我发了个帖子,我原本是要去。结果头天我喝醉了,第二天忘了。后来你老祖去世,我也给他发了帖子,他也没来。这下我们算扯平了。哈哈!” 但祖父有两件事极认真。一是备课,一是开会。祖父七十多岁时还跟我说:“不管多熟的课,我都要备。每次都有新体会。”开会不仅不忘,还总提前,是因为“不能让大伙儿等你”。 也许受祖父影响,我也好交友。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胡同里的朋友很多。祖父和大家也都聊得热闹,海阔天空中,时不时会信口讲两个《说文解字》里有关衣食住行的字,朋友们都觉得有意思,从而也知道了《说文解字》这部书。 这些年,听了几次百家讲坛,为青年普及知识。即便是评书教授,也有功社会。师者,传道、授业、解感、答疑。还记得几十年前,吴晓铃先生给祖父打来电话,问一句话的出处,说:“我把《淮南子》都翻两遍了,也没找着。您知道出处吗?”祖父告诉他在别的什么书里,他直道谢。祖父讲《红楼梦》里“腌臜”一词,吴先生知道后,特意携带他所藏的孤本七部脂批之一到我家,以书中文字,证祖父所言不虚。 老派学者之所以如此,可归入五个字,不误人子弟。我想这该是教书的第—条守则。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