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构成·现状 黄梅戏的亲缘剧种

历史·构成·现状 黄梅戏的亲缘剧种

  • 字数: 38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作者: 朱飞跃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77489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课题结项成果。作者以广泛搜集的采茶戏剧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从一个新的高度,对整个采茶戏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论说,有助于了解中国民间小戏的传承、衍生和发展规律。主要内容包括本体研究和族群分析两部分。探讨了采茶戏的剧目分类、剧目内容分类、唱腔分类和音乐结构以及采茶戏的编演方式、表演方式、妆扮方式、唱念方式;采茶戏的角色规制、场上结构等等。主要分析了采茶戏的源流以及采茶戏“种”、“族”、“族群”之间的关系;采茶戏“种”、“族”、“族群”形成的社会条件以及采茶戏的地理分析、采茶戏的历史承传和流衍规律、采茶戏的艺人来源和班社结构、采茶戏与流行区的民间习俗、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还探讨了采茶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如采茶戏与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采茶戏与民间说唱;采茶戏与花鼓、花灯;采茶戏与高腔、昆腔、皮黄、梆子腔等等。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民间小戏的传承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课题结项成果。作者以广泛搜集的采茶戏剧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从一个新的高度,对整个采茶戏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论说,有助于了解中国民间小戏的传承、衍生和发展规律。主要内容包括本体研究和族群分析两部分。探讨了采茶戏的剧目分类、剧目内容分类、唱腔分类和音乐结构以及采茶戏的编演方式、表演方式、妆扮方式、唱念方式;采茶戏的角色规制、场上结构等等。主要分析了采茶戏的源流以及采茶戏“种”、“族”、“族群”之间的关系;采茶戏“种”、“族”、“族群”形成的社会条件以及采茶戏的地理分析、采茶戏的历史承传和流衍规律、采茶戏的艺人来源和班社结构、采茶戏与流行区的民间习俗、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还探讨了采茶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如采茶戏与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采茶戏与民间说唱;采茶戏与花鼓、花灯;采茶戏与高腔、昆腔、皮黄、梆子腔等等。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民间小戏的传承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朱飞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处长,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戏曲剧种和戏曲音乐研究。发表有《黄梅戏的传承与变异》《黄梅戏源流新探》《我们误解了传统》等文章,参编过《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福建卷、浙江卷、广西卷),《中国民间文艺资源总目·戏曲卷》等书。
目录
   第一章采茶戏的传统剧目

第一节传统剧目概览

第二节传统剧目的分类

第三节传统剧目的内容

第四节传统剧目的套路

第二章采茶戏的传统唱腔

第一节传统唱腔的分类

第二节主腔之结构

第三节杂调之结构

第三章采茶戏的舞台呈现

第一节场上戏

第二节腔、板、调及伴奏

第三节表演与舞台美术

第四章采茶戏的种族

第一节采茶戏的种类与分布

第二节采茶戏的族及族群

第五章采茶戏的源流

第一节小戏之史源

第二节本戏之来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