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地苍茫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 金国泉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条码: 978751462105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6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为当代作家的散文集,文风浓郁。作者把现代诗歌的种种技巧,如意象建构与叠加、跨跳、象征以及结构上的总体象征等等,几乎天然地用之于这本散文集的文本之中。饥饿的春天、父亲、桑葚、老屋等等,作者通过他诗性加智性的笔触令它们具有了人类生存与存在的象征性质或者指示性。因为做到了这一点,这本集子中的散文也就同时具有了哲学性质。
本书作者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散见于《诗刊》《星星》《文艺报》《天津文学》《散文》《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扬子江诗刊》《山东文学》《清明》《诗歌月刊》《青海湖》《安徽文学》《奔流》等。
作者简介
金国泉,男,安徽望江县屠家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安徽中青年作家班学员。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散见于《诗刊》《星星》《文艺报》《天津文学》《散文》《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扬子江诗刊》《山东文学》《清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奔流》等50余家省级以上报刊。曾获《诗刊》社首届“日照杯”诗歌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安徽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安庆市文艺奖一等奖等。著有诗集《记忆:撒落的麦粒》《我的耳朵是我的一个漏洞》《金国泉诗选》等。
目录
第一辑 大地苍茫
老屋
大地苍茫
细碎
病中
夏日的塘坝
父亲
岁月静好
时间:涂抹与剥离
碰撞
春日册页
第二辑 绘画及其他
庐山之思
我能走多远
铺天盖地的野草
雨水
桑葚
绘画及其他
泊湖
屠家田
小蒜
苦菜花
跟着一枚秋叶飞翔
汨罗江
第三辑 静夜思
名字的光
清坐
睢宁:沉淀在泥土里的仰望
透气
农或乡愁
喜爱腊梅
锁的变迁及其意义
静夜思
一把断了弦的二胡
恐低症
静静的雷池
那年,那味
第四辑 时光流逝
扶贫记
素面朝天
村庄的背面
时光流逝
碓臼的气息
想念江主任
消失的冬天
母亲的眼睛
沉重的等待
有浮躁之心必无澄明之境
空谷回响
摘要
老屋 那么大一个窟窿就悬在我家老屋的屋顶,我不知道它是在瞪大眼睛,还是在竖起耳朵?切断了的几匹桷子——对,应该是切断,被风或者雨,像切水果那样一分为二。另一半不知哪儿去了,只剩下这个半截,从很好往下垂挂着,如果我是位诗人,我就会认为它像一个“把柄”悬挂着。应该是固定它的那根铁钉在继续维系着它,未完成使命一般,黑漆漆地摇晃着。其实,此时并没有风,摇晃应该是我的错觉。我感觉它在摇晃,要掉下来。也许感觉就是这样,总是试图拐个弯,纠正一下,将隐藏的东西显现一下。 窟窿很像一块大补丁,天空透着岁月的寒气也透着蛛网的亮光的补丁。但我搞不清天空是老屋的窟窿,还是老屋是天空的窟窿。有一张大蜘蛛网补贴在窟窿的下方,似乎在作补充性印证。但它居然也是破损了的。蜘蛛似乎知道了这是个补不起来的窟窿,因而无奈地离开了它的迷魂阵。我感到它现在已不是用来捕捉蚊虫,而是用来捕捉我们了。 老屋需要补的就是这些光亮吗?的确,这个堂屋,在我老家,除了门之外,习惯上就只用几块亮瓦与天空保持联系,让我们从此处获得一小块天空,其他都成一个整体,整体性封闭起来。这样的建筑式样在我离开老家前的农村很普遍。普遍是一种接纳,接纳然后承受。我搞不清我的老祖宗为什么会接纳这样一种谨慎的思维。或许,他们认为人生只需要一小块天空即可,多了浪费,没用。现在想来,老屋也显示了它的无奈,并通过无奈显示反抗,每一块瓦之间有了似乎是因反抗而产生的缝隙,并通过这些缝隙漏下风、漏下雨、漏下雪,并漏下一丝丝的光,同时,又将呼噜与梦呓滤出,滤向岁月的底部。 此刻,我怎么也想不通,这几间瓦屋虽没有钢筋水泥做的四梁八柱,但也曾是那样的厚实,打了很深的基础——记得是我与三哥四哥在田间劳作休息时一起夯实的。那用石磙打夯时的笑声与喘气声似仍充盈在这个屋子里,哈哈有声。 这屋有梁有脊,有红砖有青瓦,怎么说撑不住就撑不住了呢?这是一种删除还是一种放弃?老屋想删除或放弃什么呢?我想,比我更容易老去的老屋此时透出来的既是一种倾听,也是一种剥离。剥离并露出它的沧桑、它的风雨兼程、它的长了青苔的陈年旧事,倾听现在的我们走进并走出这段岁月时的脚步声。 屋的脊梁,抬头看上去是真有些往下弯曲了。像我的三哥四哥,三哥四哥笔挺的脊梁现在渐渐弓了起来。岁月让他们弯了下去,岁月又让他们在弯下去的同时呈现出一张弓的姿势挺起来。弓自然就有一种蓄势待发、坦然迎迓的感觉,即便是挂在墙上,即便没有了弓弦。看着他们整日里围着孙儿们转,驮过无数沉重的泥土与谷物的背现在驮着孙儿们的笑声,这笑声与泥土、与谷物孰重孰轻?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境界。这个境界虽然茫然,但却是向前的,就像这老屋,它仍在茫然地传递又传承。 P2-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