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家"与中华文明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 作者: 张祥龙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88490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祥龙先生在本书中以比较哲学的宏阔视野,从家庭伦理这一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景观切入,敏锐地指出,家庭伦理比个体主义更加正义和感人,中华文明建构起“亲亲”而“仁民爱物”之体系,使自身成为长文明的典型。作者进而提出,我们既要保持并升华与前文明的有机联系,以比“文明崇拜”更深远的视野来反思,也要吸收结合西方的优点来调整自己,找到走向未来的独特道路,尤其是重构家庭伦理并普遍化,实践感动人心的天道。
作者简介
温海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出版《道德经明意》《周易明意》等。,济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等。张祥龙,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哲学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西方哲学比较、西方现代哲学(现象学)、儒家哲学。
目录
上篇孝与儒家
“家”与中华文明
孝的发生
家与孝
家的本质与中国家庭生活的重建
舜孝的艰难与时间性
良知与孝悌——王阳明悟道中的亲情经验
亲亲、爱的秩序与他者——儒家与舍勒的共通与分歧
孝道的先天价值和人格性——《孝经》与舍勒《价值伦理学》的对勘
为什么个体的永生在世是不道德的?——从《哈利·波特》到儒家之孝
下篇比较视野下的儒家文化
中西哲学传统形态的比较
中国传统哲理与文化的阐释原则之我见
中国古代思想能否被概念化?——与陈嘉映君商讨
人文精神的中西之辨与儒家文化
从现象学到儒学,儒学转化现象学
原时间本身的道性与神圣性——中国精神的哲理简述
中国崛起与中国文化
儒生要为民族和人类带来深层希望
儒家伦理与人工智能
走向思的源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