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战争与沉迷 梦想、诱惑与二战中的漫长黑夜

战争与沉迷 梦想、诱惑与二战中的漫长黑夜

  • 字数: 13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476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异类》《引爆点》作者格拉德威尔全新作品 “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全球具影响力100人之一格拉德威尔全新作品。 2. 《科克斯书评》2021历史类图书 亚马逊空军历史类图书TOP1 3.延续“格拉德威尔”系列风格 4. 一部现代战争启示录 一个关于坚持、痴迷、创新和不可估量的战争代价的引人入胜的故事。 5. 对军事上最重要事件之一东京大轰炸的全新分析 6. 当道德面临现实,当梦想与坚持濒临幻灭,感受决策者背后的权衡与挣扎

内容简介

二战期间,一小队被称为“轰炸机黑手党”的乌托邦 式的空军战略家试图通过轰炸赢得大战,在充分研究 了全新技术设备诺登投弹瞄准器后,他们认定在白天实施 只针对敌方特定重要基础设施的轰炸会起作用。然而事与 愿违,数次行动失败后,战局失控。随后军方高层下令更 换指挥官,新指挥官李梅实施了与前任指挥官汉塞尔截然 相反的区域轰炸战略,李梅共轰 炸了日本的67座城市,但由于轰炸造成的伤亡惨重,李梅 的行为引起极大争议。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主义、实用主义、技术创新和不可 估量的战争代价的故事。在书中,格拉德威尔肯定了李梅 的贡献,其方式虽然粗暴,但缩短了战争持续的时间,在 某种程度上可谓避免了更大的代价,让所有人更快地重新 拥有和平与繁荣。以汉塞尔为代表的“轰炸机黑手党”虽 未获得成功,但格拉德威尔用大量篇幅描述并称赞了其对 梦想、创新和科技的坚持,将其视为道德典范。没有坚持, 原则便没有意义。汉塞尔是一个典型的堂吉诃德式人物, 他的行为生动地给读者展示出好的意图为何事与愿违。格 拉德威尔引出的是一个道德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哲学问题, 考验的是道德与人性。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Malcolm Gladwell) · 代表作《异类》《引爆点》中文版累计销量破百万册 · 畅销榜常客,屡屡创造书市神话, 人称“《纽约客》怪才” · 《纽约客》特约撰稿人,非常会讲故事的非虚构作家 2005 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zui具影响力100 人”之一 2011 年,被授予加拿大国民zui高殊荣“加拿大勋章” 2011 年,被《快公司》誉为“21 世纪的彼得·德鲁克” 2012 年,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ding尖思想家”之一
目录

序言 前言 更换指挥官 第一部分 梦想 第1章 诺顿投弹瞄准仪 第2章 航空兵团战术学校 第3章 轰炸与区域轰炸 第4章 双重任务 第5章 双倍下注 第二部分 诱惑 引言 第6章 梦想破碎 第7章  第8章 空袭东京 第9章 即兴毁灭 结语 战役与战争 致谢 注释

摘要
     第1章 诺登投弹瞄准器 1 二战前,当人们正担心这场全球规模的战争将在所难免时,一个不寻常的人物引起了美国军方的注意。 他就是卡尔·L.诺登(Carl L.Norden)。此人一生深居简出,常独自一人埋头苦干,有时会在非常时期返回欧洲,在母亲家中的餐桌旁时而畅想、构思自己的发明创造,时而手持工具修修补补。他创立了一家拥有数百名员工的公司,却又在战争结束后毅然弃它而去。世上并无诺登的足本传记,也无其档案材料的只言片语,更没有任何纪念他的雕像:他的祖国荷兰没有,他安度晚年的国家瑞士没有,他功成名就之地曼哈顿市区也没有。诺登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并点燃了一个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看起来无人能够像诺登一样,给自己置身的世界留下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又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不见。诺登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一本长达352页的讲述诺登发明的技术图书中,仅有一句这样的话献给他:“诺登先生在车间工作时,总是怡然自得,有时一干就是18个小时。” 仅此而已。 因此,在谈论诺登的梦想及其影响(对整整一代人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诺登本人。真正研究诺登生平的历史学家寥寥无几,史蒂芬·L.麦克法兰教授或许是专享一位。我向他请教为何关于这位发明家的记录如此之少,教授回答说,这“主要是因为诺登要求绝对保密”。他继续描述道:“是的,这个人特别易怒,自尊心比我‘未遇见过的任何人’都强。我说‘未遇见过的任何人’,当然是因为我与诺登也从来没见过面。” 诺登是荷兰人,出生于当时还是荷属殖民地的印度尼西亚。他曾在瑞士一家工厂的机械车间当了3年学徒,此后前往有名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求学并获得工程学学位,其间一度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成为同窗。 诺登衣着整齐、风度翩翩,他身着三件套西装,白色短发中的一绺在额前翘起。他留着浓密的小胡子,浮肿的眼皮下是深深的黑眼圈,仿佛已多年未曾好好休息。诺登有个外号叫“吃了枪药的老头儿”。他以咖啡度日,甚至只吃牛排。 麦克法兰解释说: 诺登认为阳光会使人愚钝。因此,他在外总是头戴一顶大帽子,他的家人外出时也总是被迫戴上帽子。诺登年幼时住在赤道附近的荷属东印度群岛,然而,他和他的家人却因“阳光致人愚钝”而总是宽帽遮面。 麦克法兰写道,诺登“靠前崇尚梭罗所叙的简朴生活,以及狄更斯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他讨厌纳税,把富兰克林·罗斯福视作魔鬼。 麦克法兰这样描述诺登的靠前古怪易怒: 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有一次,诺登正在现场视察一位技术员的工作,技术员有点儿紧张,于是试图同诺登搭话,望着他说:“您或许能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把零件设计成这样吧。”只见诺登突然拽出口中的雪茄,气急败坏地朝他大吼道:“我有成千上万个理由这样做,哪一个都他妈的与你无关。”这便是他对待自己员工的方式。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吃了枪药的老头儿”。 麦克法兰接着解说诺登的完美主义: 费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止于至善”。对于工程师们如何知道他们应知道的、做他们该做的,我有过了解,他们所有人都在强调要学习前人所取得的成就。然而,诺登的态度是:“我不想听这些。”他想要的只是几张白纸、一支铅笔和几本满是数学公式的工程手册。他信奉的是白纸,其自负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说:“我不想知道别人犯过的错误,也不想知道他们取得过什么成就,我要自己去设计对的东西。” 卡尔·诺登在白纸上设计了些什么呢?瞄准器。如今,没有人会去使用投弹瞄准器——在雷达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时代,它早已被抛弃不用,但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投弹瞄准器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一点再强调也不为过,因为说到投弹瞄准器,很容易轻视它的重要性。假设你生活在20世纪初,你要列一份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十大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清单,清单上会有什么呢?有些问题显而易见,比如,当时亟需可以用来预防儿童疾病(麻疹、腮腺炎)的疫苗;为了防止饥荒,农业生产需要更好的化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能使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地区的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操作方便的、人们能负担起的空调;价格便宜的、工薪阶层家庭都买得起的汽车。我还可以列出很多,但是这份清单上应该有一个与军事有关的问题,它就是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轰炸机更准确地投掷炸弹。 当时,为什么这个问题如此重要,以至于它能和疫苗、化肥、空调相提并论呢?因为在20世纪早期,世界经历了造成3700万人伤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足足3700万人啊!索姆河战役仅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场对战争进程无足轻重的战役,它造成的伤亡人数竟也超过100万。对那些经历过一战的人来说,它确实是极其令人痛苦的经历。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