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也浮过生命海 2021笔会文粹
字数: 2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商品条码: 978754963864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36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笔会”作为历史悠久的副刊,所刊之文,既有浓厚的书卷气,又不排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形成独有的风格。笔会文章常入选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作为阅读材料,可见其文对中国文学正统的继承和发扬,深受教育界的认同;一年一本的文粹,也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汇报“笔会”副刊的年度选集,编辑部从2021年度的栏目文章中选取五十二篇各种风格的散文,按内容编成六辑,有怀念故人,有描绘日常,有旅行观感……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总体上都继承了温柔敦厚的文章传统,亦不乏机锋,称得上是当代散文的一个极好样本。
作者简介
“笔会”是文汇报副刊,创办于文汇报复刊后的1946年7月,最早的编辑是柯灵和唐弢,经过几代编辑薪火相传,现在的笔会,是文汇报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版面之一,在中国主流报纸副刊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目录
辑一
曹景行:我也浮过生命海
鲍尔金娜:雪神保佑东北小孩
裘山山:年龄这回事
舒飞廉:一件“礼物”
谢冕:燕巢之恋——我在燕园住过的几所院宅
史宁:囤书喜忧
唐韧:父母应该去看看孩子的工作
顾文艳:存在与时间
辑二
陈保平:泉州的神明
读史老张:卿云楼外的传说
甫跃辉:小历史
胡晓明: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来
单三娅:又到伊犁——王蒙笔下的新疆
徐则臣:向南,向西,向西南——重走西南联大之路
章念驰:忆学工学农
郑宪:总在遥望这工厂
辑三
陈冲:也许记忆里最后消失的就是感情和音乐
陆正伟:四见夏公
沈芸:亲爱的凡尔赛奶奶
陶洁:一张与金斯堡的合影
许钧:师者, 勒克莱齐奥:南大学生的“勒爷爷”
赵珩:“文化里的胃”——怀念沈公
赵武平:满人老舍
郑培凯:怀念梅芳
辑四
李宏昀:日常生活的奇迹时刻
韩羽:红楼二题,兼谈三国
吴令华:说说《秦妇吟》
吴学昭:“立德立言,酬知酬愿 ”——写在《杨绛日课全唐诗录》出版之际
王占黑:蹲着的时候看到的风景
刘慈欣:中国科幻的未来走向何方
陈子善:一个很有趣的国际文化现象
陆蓓容:格高
黄可:张乐平是一座艺术宝库
辑五
潘向黎:山阴道上行
陈成益:当徐渭遇上天堂电影院
谷曙光:“得意缘”:吴小如先生的一篇花笺题记
刘摩诃:向彼岸:也说《汉广》与《蒹葭》
陆建德:繁体直排
南帆:书法是脸面,还是表情?
谈瀛洲:“六十岁学吹打”
雍容:丹青可久,雅道斯存
孙郁:昆曲小识
沈次农:沉思
辑六
陈思呈:春天里最轻盈的树
何频:夹竹桃:南树北移的波折
黄开发:校园里的鸟兽
吉米平阶:拉萨的北京中路
张宪光:喝茶
郁土:老而好学,改打长胶
路明:老足球
张蛰:在城市步行
孙小宁:那么好的电影,那么寂寞的电影院
摘要
曹景行 我也浮过生命海 2020年11月24日中午,我从手术的麻醉中一点点醒了过来,最初的朦胧意识中隐约飘现“浮过了生命海”六个字——那是父亲1968年出的一本书的题目。 父亲曹聚仁一生发表了四千多万文字,台湾的李敖先生自认中文写作天下无对手,但就不止一次对我说过:“这点上我比不上你老太爷。” 父亲的这些文字中集成出书上百种,若说“著作等身”并不为过。《浮过了生命海》可能是其中文字不多、看起来单薄的一种,却能经常吸引我去翻看几页,尤其在我也浮过生命海的今天。 《浮过了生命海》是父亲1967年重病人住九龙广华医院两个月问记下的文字,出院后继续写录,先作为报纸上他每天的专栏文章,次年成书。他人生第一次能从内里体察一所医院的众生相。 书中写道:“我力疾过海到了广华医院急诊部,虽未昏迷,却已瘫痪,但恍恍惚惚,觉得这是一个广华城。崇高的12层楼,组成了一座现代化新设备的大机构……用一譬喻来说:这是大型生命车子的修理厂。” 父亲1950年为全家谋生独自移居香港,一直没生过大病,没进过医院。不料年过六十开始病苦缠身,由轻转重,一年里慢性肝炎扩展到胆囊,身体垮了下来,体重减去60磅(54斤半)之多,瘦剩80几磅的皮骨,不得不进医院动手术。 这也让他有机会摆脱世间繁事息下来,再次思考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上一次应该是在抗日战争中,作为战地记者每天都须直面生死。《浮过了生命海》一半记事,另一半写生死。他说:“生、老、病、死,原是人生历程,我这回以65岁的小老头儿进了广华城,在我也是学了人生的一课。”“生病的经验……也和坐牢的经验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原是可宝贵的。” 我比父亲幸运,直到去年73岁才遇上“生老病死”中“病”这个坎。2020年1月31日,完成在日本长崎的拍摄,我与老伴飞回上海。受疫情所困,原来整年周游全球整两圈的打算只得放弃,转为在上海和周边的采访拍摄,因而也有了体检的想法。 香港老人没有什么医保,我们已好几年没做体检了,上次做胃肠镜还是2013年。年复一年拖着,对自己的身体不那么放心,但也没那么紧迫。直到去年8月有机会跟上海长征医院的朋友说起体检的事,马上得到安排。 第一天检查下来大致没事,一些指标偏高已好些年,知道如何对付。第二天一早再去做胃肠镜,全身麻醉。推进手术间刚做胃镜,医生就召唤我女儿进去说发现明显癌变。 就此开始,我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与癌对抗成为我和家人的头等大事。先化疗四次,再动大手术切除五分之四的胃和周边已扩散的淋巴,伤口愈合后再放疗25次,接着又化疗…… 这八九个月间我也第一次有机会从医院里面来观察社会,观察当今医疗体系的运作。尤其是转去上海肿瘤医院作放射治疗期问,恰好遇上那儿确诊一例新冠阳性。那天,我和老伴如果晚两小时离开,就会同整个医院及隔壁的医学院一起被封在里面隔离两周。第二天我们接电话通知去检测核酸,没事,再转去浦东分院继续放疗,春节前夕又转回浦西本院。如此紧急关头医院为我们病患做出最快的安排,不知后面牵扯到多少医护人员的付出。为了补上封院损失的时间,他们春节没有休假,大年初四我完成最后一次放疗。 生癌与治疗,让我第一次直面并认真思考生与死的问题。这时翻看父亲的《浮过了生命海》,会出现一种隔世隔代同他对话的念头,还想写下一些文字,或以“我也浮过生命海”为题出书。 我也浮过了生命海,还在挣扎上岸,过程辛苦,但也很值得。每天都有新的体会,每天都从遭遇到的人和事中获得新的感悟。生命的力量实在顽强,科学的发展已让“带癌生存”变成越来越多人的现实状态,甚至可以“带癌工作”。 最近我们摄制团队与长征医院外科大夫周海洋合作,在网上推出11集视频专题“肠久之计”,我以自己的病例请教周医生。作为科普也作为公益,效果不错,已有二百多万的阅读数,在相关榜单上居前。 接着,我与音乐界朋友钱世锦、李青约在上海大剧院,以当年引进音乐剧《悲惨世界》为题,录了一下午节目。与作家陈丹燕合作的项目有点规模,要拍摄到“五一”前后。当然,这期间我还要继续化疗。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