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叙事 构建韧性、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
字数: 12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德)克劳斯·施瓦布,(法)蒂埃里·马勒雷
出版日期: 2022-10-01
商品条码: 978752174699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6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第四次工业革命》《后疫情时代:大重构》《利益相关者》作者 2、 宏观框架高度提炼疫情之后的变局趋势,提供集体行动的方向与建议。在后疫情时代,了解集体怎么办是更好地把握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 3、 关注全球复苏与增长这个核心议题,深入解读变局逻辑。涉及焦点、难点、热点话题,包括:韧性社会、经济增长、气候治理、地缘冲突、新技术、新商业、新社会、新契约等 4、 综合了全球各个领域思想家的创新观点,提供了新的叙事框架和行动逻辑
内容简介
疫情之后的世界已经在多个领域发生重大改变,而我们仍在沿用过去的叙事框架和行动逻辑。这本书着眼于全球性问题与前路,以“共同的挑战、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行动方案”为主线,探讨如何通过集体行动,增强适应后疫情时代复杂世界的能力。书中开篇指出大流行之后,全球风险互联、机遇共存。通过聚焦5大类别的风险议题,逐一探讨了全球趋势、经济衰退、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以及风险应对等变局。全书一共5个章节,从困境出发,落脚于未来之路和解决方案。《大叙事:构建韧性、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并没有试图精准地预测未来,而是在广泛借鉴全球学术界、商界、政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深度观察之后,搭建出一个开放的对话平台,以此帮助利益相关的每个人,在面对挑战时保持韧性增长的活力。
作者简介
[德] 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 1938年出生于德国拉文斯堡,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1971年出版《机械工程行业的现代企业管理》一书,提出“多方利益相关者”理念,并于同年成立了世界经济论坛。 施瓦布教授拥有弗里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工程学博士学位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除担任论坛领导职务外,他于1972年出任日内瓦大学教授。施瓦布先生曾荣获17项荣誉博士。他的作品《第四次工业革命》(2016年出版)被译为30种语言,引起了广泛关注。 1961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是“每月晴雨表”管理合伙人。马勒雷的职业经历包括建立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网络团队,并担任议程团队总监。
目录
前言
1导读
1.1风险关联和系统互联
1.2社交媒体和假新闻时代
1.3叙事的力量
2后疫情时代的问题和挑战
2.1概念性框架
2.2经济
2.3环境
2.4地缘政治
2.5社会
2.6技术
3未来之路与解决方案
3.1协作和合作
3.2想象与创新
3.3道德和价值观
3.4公共政策
3.5韧性
3.6商业的作用
3.7技术的飞跃
4结论
5附录
致谢
注释
摘要
1.3 _ 叙事的力量 作为有效的思想通道,叙事拥有独特的力量,能帮我们 确定当前正在发生什么、未来即将发生什么和需要采取什么行 动,因此我们将其确定为本书主题。如果采用最简单的定义,叙事是关于特定对象的故事,而在本书中,它更多是指一种“呈现或理解能够反映和宣传特定观点、特殊价值理念的情形或方式”5。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采访的一些“叙事者” 进一步做出解释,比如约翰·哈格尔(John Hagel)对故事和叙事进行了区分:“故事是有开头、有主体、有结尾的独立整体,而叙事则是针对一些情景进行开放式呈现。比如未来将会出现某种重大的威胁或机遇,但尚未形成解决方案,不确定如何面对这样的机遇或风险。最终的解决方案将取决于你—聆听者,你的选择和行动将决定叙事如何呈现。”6 叙事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天生善于讲故事。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 1938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恶心》(Nausea)中指出:“人总是在不断讲述故事。人总是 生活在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中,并通过故事来看待周围发生的一 切。对于人来说,活着好像就是为了讲述故事。”叙事经济学 之父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进而将叙事和决策联系起来:“人的大脑始终对叙事高度敏感,不管是否真实,总是希 望用叙事寻找行动的理由。”7 关于叙事的大量研究明确指出, 我们根据叙事进行思考、行动和交流,关于世界运行方式的每 一种解释、理解或模式都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叙事提供了相应的场景,帮助我们理解所观察到的事实,然后据此开展行 动。从这个意义来说,叙事的范畴要远超我们讲述、撰写或阐述的故事,它最终是为了揭示某种真相或者我们视为真相的某 些理念,以此得出能够塑造“现实”的观点,并在此过程中形 成我们的文化和社会。通过叙事,我们解释如何看待事物、这 些事物如何存在、我们如何决策以及如何为决策寻找依据、我 们如何理解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我们如何尝试劝说别人认同 我们的信念和价值理念。8 总结起来就是:叙事塑造我们的观点, 观点构成我们看到的现实,最终影响我们的选择和行动。叙事 就是关于我们如何探寻生命意义的方式。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叙事,阐明了即将到来的变化以及人类的对策。《大叙事:构建韧性、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围绕一个核心故事展开,融入多位世界一流思想家的观点,致力于塑造长期视角,共同打造一套叙事体系,助力建设更有韧性、更加包容和更可持续的人类未来。本书的主体内容(并非全部)来自对 50 位世界一流思想家和意见领袖进行的访谈,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涵盖广泛的学术领域,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当然,全球有成千上万的杰出学者、研究人员、科学家、教授、预言家和富有影响力的作家,因此最终选择 50 位显得有些局限。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所选择的这 50 位思想家是非常恰当的,因为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以及更广泛的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并且在其领域之外拥有众多支持者。简而言之,他们举足轻重,他们的叙事颇有影响力。不管我们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他们的叙事都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并促使 我们去反复斟酌他们的观点,甚至与之进行互动。这一点至关 重要。我们太容易接受先入为主的想法,这些想法往往与个人 和职业生活紧密相关,并且受到后者的深刻影响。换言之,我 们认为仅靠“换个角度”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会聚焦那些能够让人“顿悟”或“恍然大悟”,或者能够迫使我们创新思路、挑战既有信念和假设、建立精神连接的想法。我们希望大家在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意识到这 50 位思想家的叙事有助于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有助于扩展我们的认知地图,从而 能够了解如何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每一种叙事都有独特的视 角,都代表着多元化的认知,都向我们展示了其他人具有影响 力的观点。这些叙事汇总起来,就构成了一幅有趣的画卷。通 过这一系列叙事,我们可以互动交流,共同构建理想的社会经 济体系。 因此,本书的全部目的是展示并探讨植根于不同叙事逻辑的多元化观点,进而将其纳入最终的决策和政策中去。行动、决策和政策总是始于一个“宏大”的想法。宏大的想法不仅能助力经济(它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引擎),而且能够推动 世界进步。当一个宏大的想法取得突破、产生影响,就会演变 成广泛传播的叙事,从而获得升华并扩大影响力,直至纳入公 共政策以及商业和投资决策。通过创始者的想象和努力,这些想法能够激发创造力,为发现、创新和变革奠定基础,并且发 展成为行动号召。如果想法后续被转化为经济产品,经济学家 就会用专业术语将其称为“非排他性”以及“非竞争性”产品。想法具有非排他性源于其自由的特性,任何人都无法真正被排 除消费(或产生)一个想法的可能性;而想法具有非竞争性是 因为人们在利用一个想法时,并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想法的使 用,即每个人都可以在不阻碍别人的情形下“消费”某种想法。正所谓,“如果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