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博弈与合作 区域共治之路

博弈与合作 区域共治之路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作者: 王轩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50262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优先推进区域协作。”如何配置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我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本书从区域立法角度切入,基于对国内外区域发展实践的深入分析,剖析了区域共同立法的可能性以及权力共享与合作治理的有效性,论证了法治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泛珠三角为例,论述了权力机关与上级行政机关两个主体对区域立法的监督,深入探讨了解决争端的机制,进而阐释了我国当前的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博弈与合作模式,对实践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目录
第一章区域一体化与区域立法的提出1
一、区域合作的背景1
(一)区域和区域经济1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3
(三)区域政府间的合作与竞争6
二、区域合作实践与理论流变9
(一)国内相关研究9
(二)国外相关研究13
三、区域立法的界定与基础理论13
(一)区域立法概念提出的背景13
(二)区域立法概念的界定19
(三)区域立法的主体与权限22
(四)区域立法的性质30
第二章区域立法的依据与模式构建36
一、国家层面的区域立法36
(一)政策变革36
(二)现有依据38
(三)中央立法的几个主要问题43
二、区域内地方联合立法模式45
(一)区域内地方联合立法的主体和权限45
(二)区域立法协作的方式与程序47
(三)示范性文本的意义及推进53
(四)立法评估55
三、区域内公法契约的规范化56
(一)区域内公法契约的理论审视56
(二)区域政府间协议内容的规则化62
(三)完善区域公法契约的缔结程序66
第三章区域立法的监督审查70
一、权力机关的审查与监督71
(一)批准71
(二)备案和审查72
(三)撤销与改变73
二、上级行政机关监督74
三、争端解决机制之一:诉讼外解决机制75
(一)仲裁制度76
(二)协商制度78
(三)裁决制度79
四、争端解决机制之二:司法审查的可能79
(一)司法救济的意义80
(二)司法审查制度在区域立法中的适用81
第四章国内外区域合作制度比较与借鉴83
一、区域共同体内的政府间合作83
(一)东北经济区的立法协作84
(二)长三角地区的政府间协调机制87
(三)泛珠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90
(四)行政地方协作机制分析——以黔粤《旅游合作协议》为分析模本93
二、中央协调机制99
(一)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99
(二)中央协调的困惑与不足101
(三)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协议105
三、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经验与障碍106
(一)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背景与意义106
(二)粤澳合作产业园区--粤澳合作的深化创新和制度实践111
(三)粤澳合作开发横琴对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制度价值125
四、美国的区域协调制度126
(一)州际协定127
(二)行政协议135
(三)区域协调的优势及借鉴137
五、日本的广域行政138
(一)日本广域行政的制度背景139
(二)法律基础140
(三)主要制度安排141
(四)广域行政的优势及启示143
第五章京津冀地区协同治理的中国创新145
一、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145
(一)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145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一体化中的困难和问题148
二、京津冀地区区域政府间合作历程152
(一)合作初始阶段(1980年至2000年)153
(二)缓慢推进阶段(2001年至2013年)153
(三)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起至今)155
三、京津冀地区区域立法发展与检视165
(一)京津冀人大协同立法的主要进展165
(二)京津冀区域立法协作的基本特征166
(三)京津冀地区区域立法检视167
(四)问题产生的根源168
四、余论与反思:区域共同体立法的可能性178
(一)政治一体化的诉求与实践179
(二)经济一体化对政治一体化的推进极限181
(三)权力共享与合作治理的有效性183
参考文献186
后记19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