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海豚信 1970-1979(全2册)
字数: 573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美)罗伯特·洛威尔,(美)伊丽莎白·哈德威克
出版日期: 2022-10-01
商品条码: 978721911386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71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1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涉及的两位作家是20世纪美国文学界一对传奇夫妇——罗伯特•洛威尔和伊丽莎白•哈德威克。罗伯特•洛威尔是美国有名诗人,自白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代表,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多种文学大奖。另一作者哈德威克是美国知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纽约书评》创始人之一。 ★本书可谓洛威尔晚年有名诗集、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海豚》的姊妹篇和“阅读指南”,它是《海豚》的创作源泉,不仅为《海豚》提供了事实材料,书信中的大量句子也直接化为《海豚》中的诗句(虽然这使哈德威克愤怒,引发了一场纠纷),它向我们诠释了如何将生活(以及书信)提升为诗歌的过程,为我们理解《海豚》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本书共收录书信300多封,是洛威尔与哈德威克七年里所有书信的结集。这些书信立体生动地传达了洛威尔最后七年的人生轨迹,展现了洛威尔晚年情感、创作、生活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对于哈德威克也是如此。在这些书信中,读者可全面了解两位作家的日常工作、家庭和情感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创作和生活的现场,极为珍贵。 ★在本书所收录的书信中,洛威尔、哈德威克涉及了大量两人文学圈、出版圈、朋友圈的信息,尤其是与一些名闻遐迩的大作家,如与麦卡锡、毕肖普、里奇、沃尔科特、贾雷尔、伯林、乔纳森、贝里曼等鲜为人知的往来和友情,涉及诸多名人轶事,可以说,本书生动还原了20世纪美国文学圈的生活场景。 ★除了洛威尔和哈德威克的书信,本书还收录了两人与伊丽莎白•毕肖普、里奇、麦卡锡等人的多封往来书信。尤其是洛威尔与毕肖普,两人之间的友谊长达三十年,传为诗坛佳话,而本书所收录的通信,涉及二人讨论诗歌创作的诸多具体细节,读来启示多多。 ★洛威尔和哈德威克的婚姻纠葛可说是美国文坛的一件公案,然而也向本书我们诠释了,在经历近三十年婚姻生活的跋涉之后,如何最后走向宽容、和解。两人的婚姻也带来了一场关于艺术限度的辩论——艺术作品缘何而生,艺术家必须遵循怎样的道德和艺术准则,它能带来什么样的创新?由二人引发的关于文学创作与伦理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今日。 ★不同于泛泛的书信集,本书的原编者萨斯基娅•汉密尔顿做了大量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为理解这些新写作了详尽的导言,根据通信时间编制出具体的年表,并配合诗集《海豚》,为每一封信做了详细的注解和对照,为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世纪一对传奇夫妇——自白派诗歌创始人罗伯特·洛威尔及文学评论家、小说家伊丽莎白·哈德威克的书信集,也是普利策诗歌奖获奖作品《海豚》的“阅读指南”。全书收录了洛威尔生命中最后七年(1970-1977年,也是其个人危机与创作革新期)与哈德威克的所有书信,以及他们与圈中好友的部分往来信件,共347封。这些书信涉及二人日常的工作、家庭和情感生活,诗歌和小说创作,还展示了他们与麦卡锡、毕肖普、里奇、沃尔科特、贾雷尔、伯林、乔纳森、贝里曼等人的珍贵友情,为二人描摹了一幅靠前的真实“肖像”。更难得的是,它也提供了《海豚》创作的立体资料(事实与书信),诠释了洛威尔如何将生活(以及书信)提升为诗歌的过程。这些书信,是一场关于爱与宽容的艰难跋涉,二人近三十年的爱怨纠葛与迟到的和解,同时也是一代文学巨匠生活与创作的真实现场,在文字表面的琐碎、支离中,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进入洛威尔世界的中心。
作者简介
罗伯特•洛威尔(Robert Lowell,1917—1977) 美国有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自白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代表,美国第六任桂冠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生活研究》《致联邦死者》《笔记本》《日复一日》《海豚:手稿对照本,1972—1973》等,文集《臭鼬的时光:罗伯特•洛威尔文集》等。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多种文学大奖。影响了沃尔科特、希尼、米沃什、布罗茨基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毕肖普、普拉斯、安妮•塞克斯顿、默温等在内的多位同代及后辈诗人。被誉为“他那一代优选的美国诗人”“时代的诗人历史学家”。 伊丽莎白•哈德威克(Elizabeth Hardwick,1915—2007) 美国知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洛威尔的第二任妻子,《纽约书评》创始人之一,生前写了大量有相当影响力的书评和杂文,包括《书评的衰落》(1959年)——因这篇文章,那些喜欢供应“不痛不痒的美誉”的书评人至今仍在尴尬,被以赛亚•伯林称之为“我所认识的最聪明的女人”。代表作有小说《不眠之夜》《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传记》、散文集《诱惑与背叛》等,有“作家之作家”的美誉。 ◎译者简介 程 佳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英国班戈大学R.S.托马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译著有“洛威尔系列”(《臭鼬的时光:罗伯特•洛威尔文集》《海豚:手稿对照本,1972—1973》《海豚信:1970—1979》等),卢契亚诺•贝里奥的《记忆未来》,特里•伊格尔顿的《批评的功能》,以及诗歌《R.S.托马斯晚年诗选:1988—2000》(2014年)、《R.S.托马斯诗选:1945—1990》(2012年)、《R.S.托马斯自选诗集:1946—1968》(2004年)、《她把怜悯带回大街上:丽塔•达夫诗选》(2017年)等。 余 榕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目录
导言_001
书信手稿保存位置_034
文本说明及注释_037
时间表:1970-1977_040
第一部分:1970_053
4月,055-084;5月,084-113;6月,113-153;7月,153-176;8月,176-193;9月,193-203;10月,203-227;11月,227-240;12月,241-248。
第二部分:1971-1972_249
1971年:1月,251-256;2月,256-260;3月,261-278;4月,279-295;5月,295-308;6月,309-321;7月,321-339;8月,339-349;9月,350-357;10月,357-360;11月,360-361;12月,362-367。1972年:1月,368-376;2月,376-385;3月,385-413;4月,414-438;5月,438-442;6月,443-446;7月,447-453;8月,454-458;9月,459-463;10月,463-466;11月,466-469。
第三部分:1973_471
1月,473-474;2月,475-487;3月,487-495;4月,496-508;5月,508-524;6月,524-540;7月,541-558;8月,559-566;10月,566-578。
第四部分:1974-1979_579
1974年:1月,581-583;3月,584-585;5月,586-588;7月,589-591;8月,591-594;9月,594-595;10月,596-600;11月,600-603;12月,603-607。1975年:1月,607-611;4月/5月,611-613;6月,613-616;8月,617-620;9月,620-626;10月,626-627;11月,627-629。1976年:1月,629-634;2月,634-638;3月,638-639;4月,640-643;5月,643-645;6月,645-650;7月,650-657;9月,657-660;10月,661;12月,661-662。1977年:1月,662-664;3月,664-665;6月,665-670;8月,670-675;10月,675-676。1978年:8月,677-678。1979年:6月,678-682。
写小说/伊丽莎白·哈德威克_683
工作及其他时候的卡尔/伊丽莎白·哈德威克_697
致谢_700
摘要
飞往纽约(摘自《海豚:手稿对照本,1972—1973》) 1.机票 一种病毒和它引起的一堆疙瘩似的疼痛—— 飞行的高度似乎远超以往, 这个时节去纽约不吉利, 打越洋电话送吻也晦气—— 伦敦的湿气进了屋,气味肥沃, 房间里都长出了树。我读福特的《最惨故事》, 在纳什维尔做他的学生时读过他的《三角》。 改变我们的事物只发生了些许改变, 二十五年的婚姻,一本生命之书—— 结局可选?我买的是往返机票…… 五十之后来了这么多快乐, 不太想将我这赤裸掩藏—— 新西服挺括闪亮,感觉 已获重生,但也不接近幸福。 109.罗伯特·洛威尔写给罗伯特·洛威尔太太(摘自《海豚信:1970—1977》) 伦敦西南第一邮区,庞特街33号 [1970年]11月30日 最亲爱的丽兹: 出发去埃塞克斯前简短说几句。美人鱼剧院的诵读会我已是尽力而为,一切都过去了。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其实要表演这部剧对我来说也并非难事。但是,为什么它就不能像一场精彩的网球比赛那样给人以满足感呢?我不[知道]那会是什么,只是一记非常偶然的得分发球吧。我想,就算听人读书比看人打球更有乐趣,但是有谁愿意天天或是周周都来听呢。今年也算是玩够了。 我还是什么决定都没做,只把自己的摇摆不定埋藏在诗句里。我想现在写了有90首吧,草稿和废纸片多得都可以堆满一屋子了。我不是一个好伴侣,自己一个人跑得远远的。你不会喜欢我了。但是我要回来看看你和哈丽特,我要看的人不是布莱尔。所以你马上就会收到我的来信。希望不会因为繁杂的手续而耽搁行程。内政部还压着我的护照,我的银行户头让人一头雾水。不过,我一定会回来的。 我以为你比我更了解我的那些评论,不过那天晚些时候,收到费伯出版社寄来的一些剪报,其中有一位是新人,伊丽莎白·詹宁斯,我之前没有看过。她是一个悲观感性的人,外表和习惯都和克劳德埃德蒙很相似,不过她更为羞怯,颇具潦倒诗人的特质。 我很怕看《书评》的巡回表演和闹哄哄的美国政治新闻。不要指望一个美国人会抓着这些问题不放。如果没有人来推一把或者提醒一下,他也许一连几天都不会去看报纸。甚至对那些英国人来说,那也都是不会高调谈论的话题,再说离他们也很遥远。虽然我确实很久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义务,但我们是不会走到玛丽和鲍登那一步的。 两个亲爱的人,祝你们健康快乐! 卡尔 112.罗伯特·洛威尔写给伊丽莎白·毕肖普(摘自《海豚信:1970—1977》) 伦敦 [1970年12月] 最亲爱的伊丽莎白: 我怕是欠你一个道歉,因为我把你的一封信改编成诗收进了《笔记本》。查尔斯·兰姆因为柯勒律治叫他“嬉闹的兰姆”而大发脾气,但后者却说这样称呼是为了平衡兰姆的脾气。虽然我不会说这种话,但我在书中并没有改变你本来想表达的意思,为了表示对原作者的尊敬我放了一张你的照片上去,仅仅只有那一张。也许这种内容太过私密,如果你是这样觉得的话,那么我俯身恳求你的原谅。 前几天的一晚上,应该是一个周末吧,我一个人去了一家葡萄牙人开的酒馆,在骑士桥,名叫奥法多。桌边的侍者比客人多,另有一半人在后厨和其他地方忙活,甚至连吉他手和驻唱歌手都帮着做事,做完之后就唱起类似《马略卡岛的女孩们》这样的歌。我一边听着,一边喝着一瓶佐餐的玫瑰葡萄酒。这么坐了一会儿,我就开始期待你随时都会出现在门口,我甚至开始焦虑地不时看表。我真的太想见到你了。 我真的很想见你。等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到纽约,住在布莱尔·克拉克那里。我想我和丽兹最终还是会分开,这件事情其实早就应该确定下来了,但我却做不到,除非我是真的疯了。我回来看看丽兹和哈丽特,虽然很多事情现在还没有接近解决,但必须要解决了。 我们两人得见个面。我去坎布里奇很方便,如果你能来纽约也是可以的——那你现在就要做好动身的准备了。不过我还是很想去哈佛看看的。向比尔问好。 颂安。 卡尔 269.伊丽莎白·哈德威克写给罗伯特·吉鲁克斯(摘自《海豚信:1970—1977》) [纽约州,纽约,西67街15号] 1973年7月5日 亲爱的鲍勃: 之所以写这封信,是想告诉你我对出版《海豚》的一些想法,我会把这封信抄送给费伯出版社的蒙塔斯先生。你们二人明知这本诗集肆意滥用我的信件,甚至以最亲昵的方式使用我以及我女儿的名字,却在不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完成出版,你们这种做法令我痛心疾首。自从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就出现在各种刊物的评论文章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分析;作为一个妻子和个人,有的文章给予了我一些好的评价,但在其他读物中,我遭到普遍贬低和指责。据我所知,一个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顶着自己的真实姓名,在一个据说是创造性的活动中被人大加利用,这在文学作品中还真是闻所未闻。所谓的事实根本不能成其为事实,但因为披上了诗歌的伪装,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