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境遇中的道德建构

社会境遇中的道德建构

  • 字数: 28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闫旭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651497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道德作为人类的发明物,通过它形塑个体心灵,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维护族群、社会、国家与世界秩序。一部人类文明史实则是一部道德演变史,国族兴衰与其道德竞争力密切相关。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道德形成不同于以往的主要方面在于,个体心灵成为各种价值观念的博弈平台。本书通过探讨道德的起源与演化,展现不同社会形态下道德秩序的主旨追求,可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道德形成的社会条件,思考当下所存在的道德问题以及重构道德秩序的时代-社会境遇,展望未来世界发展对道德的要求。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我国转型期德育所存在的困境与当今世界失序所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针对时代发展所需道德素养,将道德建构及其实践置于时代—社会发展的境遇中,呈现道德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密切关联,突破道德即行为规范与准则的思路框架,转向道德的背后,探讨道德的社会境遇、建构过程及其发展前景。本书以道德建构为主题,以社会变革为节点,汲取道德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文化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个体”与“社会”、“实然”与“应然”、“理论”与“实践”、“内在”与“外在”的多重互应中,追索道德的起源,诠释我国古代与古希腊道德观念及其实践的形成,剖析现代道德思想的来源及其存在的问题,论述市场经济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挑战以及德育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与张力,探讨激发道德自觉、再造传统伦理、重构道德秩序与德育的可能路径。
作者简介
闫旭蕾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2006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代表作为《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全国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
目录
第一章 道德演化、农耕文化与人伦教化
一、道德的起源及其形成机制
二、原始社会的道德建构
三、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下的伦理道德
四、基于城邦生活而形成的道德
第二章 科学、理性与道德
一、科学发展颠覆传统伦理道德
二、基于理性确立道德原则
三、社会科学中的道德维度建构
四、科学发展促进道德进步
五、伴随科学发展而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中的“善”与“恶”
一、市场经济:近现代道德的社会根基
二、市场经济所蕴含的“善”
三、自利的正当性:道德观念的重大转变
四、市场经济良性运作的价值诉求
五、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道德问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