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公园绿地到公共健康——基于小微公园绿地的关联路径研究

从公园绿地到公共健康——基于小微公园绿地的关联路径研究

  • 字数: 2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郭庭鸿,蔡贤云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1122775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带来的国民健康问题,提出营造绿色环境来促进全民健康。城市自然,特别是其中的公园绿地,在促进全民健康目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微公园绿地”即小尺度的公园绿地,是对具有占地面积小、布局灵活、就近服务等特点的一类公园绿地的统称。本书从用地面积、空间特征等角度进行具体界定。“公园绿地与公共健康的关联路径”指从公园绿地到公共健康这一过程发生的作用机制。本书立足风景园林学视角,借鉴多学科研究成果,以城市高密度发展背景下的公园绿地与公共健康为主要讨论对象,系统梳理了内核议题“自然-健康”的国内外既往研究,指出未来研究的重心有必要从“自然是否影响健康”转向“自然如何影响健康”,以支持基于自然的健康促进的高效落地。接下来,以“自然如何影响健康”为问题导向,本书展开了关联路径的模型建构,以小微公园绿地为例的、针对其中调节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及调节因素控制方法的理论探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与健康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实证了小微公园绿地的健康促进作用及其社会分异性,分析了造成健康获益社会分异性的机制和因素,在设计层面提出了“可供性理论+循证设计”的调节因素控制方法。本书可为从公园绿地到公共健康的高效转译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本书适合风景园林师生、科研人员,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从业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郭庭鸿:工学博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工程环境与景观专业。现任教于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健康效益评价,长期从事健康景观规划设计相关实践项目。参与或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5项,在《中国园林》《风景园林》《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概念界定
1.2.1城市自然、公园绿地、小微公园绿地
1.2.2公共健康、心理恢复、体力活动、社会凝聚
1.2.3自然暴露、自然体验、自然偏好
1.3发展历程
1.4自然是否影响健康——相关文献综述
1.4.1环境心理学领域
1.4.2流行病学领域
1.4.3其他领域
1.4.4国内研究
1.4.5关键问题提炼
1.5拟解决关键问题及其思路和方法
1.6本章小结
第2章自然为何影响健康一相关理论回顾
2.1短期获益相关理论
2.1.1注意力恢复理论
2.1.2减压理论
2.1.3ART与SRT的区别及联系
2.2长期获益相关理论
2.2.1亲自然假说
2.2.2地方感理论
2.3本章小结
第3章自然如何影响健康——关联路径构建
3.1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
3.1.1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
3.1.2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
3.1.3文化服务与居民健康
3.2理论关联路径述评
3.2.1理论关联路径形成背景
3.2.2理论关联路径主要内容
3.2.3理论关联路径问题分析
3.3现实关联路径构建
3.3.1现实关联路径分析
3.3.2调节因素及其机制
3.3.3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构建
3.4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应用前景
3.4.1未来应用
3.4.2近期应用
3.5本章小结
第4章小微公园绿地使用及其需求端影响因素
4.1案例区域
4.1.1成都市域概况
4.1.2中心城区概况
4.1.3案例区域选取
4.2方法技术
4.2.1对象界定
4.2.2样本选择
4.2.3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3研究结果
4.3.1被调查者特征
4.3.2总体使用情况
4.3.3健康效益分析
4.3.4使用频率预测
4.3.5使用动机预测
4.4讨论分析
4.4.1结果讨论
4.4.2不足之处
4.5本章小结
第5章小微公园绿地使用供给端影响因素
5.1方法技术
5.1.1使用动机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1.2环境特征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1.3数据分析方法
5.2研究结果
5.2.1现场调查结果
5.2.2相关分析结果
5.2.3聚类分析结果
5.3讨论分析
5.3.1结果讨论
5.3.2不足之处
5.4本章小结
第6章整合可供性模型的循证设计框架
6.1现行策略评价及本书研究启示
6.1.1现行策略评价
6.1.2本书研究启示
6.2可供性理论及其应用
6.2.1环境可供性
6.2.2公园绿地可供性模型
6.3整合可供性模型的循证设计方法
6.3.1循证设计概要
6.3.2证据分级技术
6.3.3可供性模型与循证设计的整合
6.4本章小结
第7章总结
7.1结论
7.2创新点
7.3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A成都市中心区小微公园绿地调查流程
附录B成都市中心区小微公园绿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C成都市中心区小微公园绿地调查问卷
附录D成都市中心区小微公园绿地使用情况统计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