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的跨界——规范、事实以及学科的交叉

法的跨界——规范、事实以及学科的交叉

  • 字数: 3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季卫东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661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0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跨越学科疆界的一些论稿,可谓新文科或者科际整合法学的重要注脚。全书分为四辑,涉及价值涵义(以信仰为媒介)、国家理性(以权力为媒介)、市场经济(以货币为媒介)以及社会关系(以情感为媒介)等不同方面,对应于系统论的四个基本维度。值得重视的是,作者揭示了规范思维的决定论和概率论这两个不同侧面,试图以此为线索在现代国家治理的思想链条中发现某些遗落环节,并探索数字化时代的法律秩序原理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季卫东,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终身正教授到辞职归国为止。1991年至19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8年9月20日至2018年3月1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CCF计算法学分会会长、国际学术期刊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以及数字法学。主要著作有《超近代的法》(京都:密涅瓦书房,1999年)、《中国审判的构图》(东京:有斐阁,2004年)、《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AI时代的法制变迁》(编著,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议论与法社会学》(编著,南京:译林出版社,2021年)等。英译著作有Build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Vol.I Procedure;Discourse and Herme-nutic Community,Vol.II Ideas;Praxi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Routledge,2017);Towards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Soci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Power Syst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2)。
目录
第一辑 法与价值涵义
第一章 公平、差别原则以及互惠性
一、前提条件:理性的原则建构与合理的选择实践
二、价值排序:关于正义的思考实验
三、正义焦点:差别原则和财富分配
四、OP分配曲线的分析框架
五、差别原则的正当化:互惠性
六、理性选择理论的重新定位
七、结语
附录
罗尔斯晚年为何修改公正观?——把互惠性嵌入程序正义的两大动机
第二章 法律意识形态及其重构
一、引言
二、法律意识形态的谱系分析
三、共和主义的三元结构
四、历史唯物论新诠
五、结论
第三章 社会信任与法治的关系
一、对问题状况的界定
二、传统的秩序原理与信任观
三、当代社会科学关于信任的分析框架
四、对信任与法治秩序的重新定位
五、并非结论的结束语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法治的特征与前景
一、法治思想: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及其文化特色
二、强国之道:社会优选公约数与国际普遍说服力
三、法团主义:莲藕、蜂窝以及框架式可预测性
四、宪法核心: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作用
五、程序正义:个案的公正体验与法治威信
附录
法治中国四十不惑
第二辑 法与国家理性
第五章 法律与概率——不确定的世界与决策风险
一、法律决定论与科学决定论的思维方式
二、法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概率计算
三、侥幸均等正义论的思考实验
四、结语
第六章 计算法学的渊源和范围
一、问题意识:如何克服权力的任意性
二、法律的回应:从决疑术的概率计算到逻辑学的概念计算
三、科学的回应:逻辑机器、组合算术以及法律数学
四、数字化信息通信技术与计算法学
五、数据伦理与计算法学的超验之维——代结语
第七章 德国的宪法设计与监督体制
一、政体建构的两种模式
二、卡里斯玛领袖与民主直选制
三、民主直选制对法治信念的冲击
四、卡里斯玛领袖与政党机器的悖论
第八章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后的制度分析
一、问题状况的整理
二、两个起点:国际贸易的巨额顺差和日元汇率的急剧升值
三、三次决策失误:坐失解决经济泡沫问题的良机
四、结构和环境的变化对景气恢复的挫伤
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本式制度设计的评估
六、避免重蹈覆辙的启示
第九章 疫情监控:比较法社会学的视角
一、导言
二、疫情背景下国家治理的风险敞口
三、从风险社会的角度考察新冠肺炎疫情监控的三种模式
四、围绕疫情监控的法与社会互动——以日本经验为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