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教堂时代 艺术与社会 980-1420
字数: 313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法)乔治·杜比
出版日期: 2022-04-01
商品条码: 978730525258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64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乔治•杜比一生热爱艺术,把艺术与他酷爱的历史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他在探寻中世纪历史遗迹与艺术宝藏时产生了巨大的激情,进而凭借其深厚的中世纪史学术功底,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 乔治•杜比绝大部分的作品主要面向专业读者,具有相当的难度,而这本《大教堂时代》是他鲜有的面向普通读者的作品。在本书中,他力求文笔优美、通俗易懂,以期带领最普通的读者领略中世纪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世纪史的兴趣。乔治•杜比在70年代曾以这部艺术史为基础拍摄了9集系列历史影片。这部作品影响深远、深受喜爱,记录片则轰动一时、广为传播,都可谓普及中世纪历史与艺术的杰作。于对中世纪史和欧洲艺术感兴趣的读者而言,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为普通读者而作的这本《大教堂时代》,必然是不容错过的佳作!乔治•杜比邀请你与他畅游其中世纪领地!
内容简介
乔治·杜比是20世纪下半叶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也是继费尔南·布罗代尔之后法国史学界无可争议的巨头。他一生热爱艺术,把艺术与他酷爱的历史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他在探寻中世纪历史遗迹与艺术宝藏时产生了巨大的激情,进而凭借其深厚的中世纪史学术功底,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了这部里程碑式著作《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
这是一部关于艺术的历史学著作,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以文学的手笔书写的经典。它将中世纪的西方艺术创作还原入整个西方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向我们展现了“欧洲之都城”这一荣耀如何从希腊、罗马转向了巴黎,以及法兰西文明何以在几个世纪里独占鳌头,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又摄人心魄的艺术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是乔治·杜比罕见的面向普通读者的作品。在本书中,他力求文笔优美、通俗易懂,以期带领普通读者领略中世纪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世纪史的兴趣。乔治·杜比在70年代曾以这部艺术史为基础拍摄了9集系列历史影片。这部作品影响深远、深受喜爱,纪录片则轰动一时、广为传播,都可谓普及中世纪历史与艺术的杰作。
作者简介
乔治·杜比(1919—1996),当代的法国中世纪史学家、年鉴学派—新史学第三代先锋代表,布罗代尔之后法国史学界“无可争议的巨头”,法兰西科学院誉之为“法兰西伟大的历史学家”。著有《布汶的星期天》《私人生活史》《骑士、妇女与教士》《法国史》等。
目录
第一部 隐修院(980-1130)
第一章 皇家艺术
第二章 封建诸侯
第三章 修行之士
第四章 教堂门口
第二部 大教堂(1130-1280)
第五章 天主是光(1130-1190)
第六章 理性年代(1190-1250)
第七章 幸福(1250-1280)
第三部 宫殿(1280-1420)
第八章 新的人
第九章 模仿基督
第十章 拥有世界
插图
摘要
人烟稀少,荒野向着西方、北方和东方蔓延,无边无际,最终覆盖一切。荒地、沼泽、流向不定的河道、旷野、矮林和牧场。在荆棘燃烧过后残存的森林土地上,农民匆匆撒上些种子。到处是一片片的空地,这里有一块被人类征伐,却尚未接近驯服的土地。瘦瘠的耕牛用木犁在桀骜的土地上划出浅浅的微不足道的犁沟。在空空如也的耕地上,休耕了一年、两年,有时甚至是十年的土地在休憩中等待重新肥沃。石砌的、土坯的或是木垒的几间小屋聚集成了村庄,周围一圈是荆棘篱笆或菜园。在有的篱笆后面是领主的住所、一座木棚子、几间谷仓、一间奴隶住的棚屋以及旁边的灶台间。在更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城,但也不过是罗马帝国时代的城市留下的苍白残迹,已被杂草入侵。犁耕的痕迹绕过片片遗迹,危墙耸立。帝国时代的石砌建筑被改造为教堂或城堡,在这些建筑附近是十来间窝棚,住着种葡萄的、织布的和打铁的平民,这些做仆役的手艺人为戍防部队和主教大人制造首饰和武器,还有两三个犹太人家庭做着放贷的小本生意。排成长队的苦役犯搬运着货物,所有的河面行驶着船队:这就是公元千年的西方。与拜占庭和科尔多瓦相比,它显得那么粗犷和贫穷。这是一个原始的世界,生活着忍饥挨饿的众生。 即便人烟如此稀少,却依然显得过剩。人们赤手空拳地对抗着桀骜的自然和难以驯服的贫瘠土地,依然难逃自然法则的奴役。年景还不算太糟的时候,没有一个农民在播下一粒种子时能指望回头收获三粒。他们的口粮仅能维持到复活节,之后便只能以草叶根茎果腹,或是偶然在森林里或河床边找到些食物。饥肠辘辘的庄稼汉在夏天干农活时精疲力竭,只期待一个好收成。但当年景不好的时候(这才是常态),谷子早早地就告罄了,主教们不得不取消禁令,打破常规,允许在封斋期吃肉。过量的雨水有时候会漫过田地,影响秋耕。庄稼被暴雨掀翻并腐烂,往年的歉收便被致命的颗粒无收和饥荒所取代。这一时期的编年史家幸灾乐祸地将一切记录在案:“人相逐,竞相食;弑邻人,食其肉,形似恶狼。” 饿殍遍野,以土为食,甚至还有挖坟吃人肉的记录,这是否言过其实呢?记录历史的人都是教会人士,他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记录这些人间惨剧,描写本已赢弱的老百姓被地区疫病缓慢吞噬,疫情时而加重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的情景,是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灾难不仅体现了人类之苦,也体现了上帝之重。能够一年到头吃饱肚子仿佛是只属于少数贵族、教士和修士的特权,其他人则只能忍饥挨饿。他们将饥饿视为人之为人的特殊条件,因为生而为人自然要受苦。他们身无一物,一贫如洗,挣扎于死亡、罪恶和恐惧的泥潭中,因为他们是罪人。自从亚当被赶出伊甸园以来,人便要受饥饿之苦,这是无法摆脱的命运,正如无法摆脱原罪一般。世人皆惧,但首先惧怕的是他们自己的弱点。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某些运动悄无声息地将民众逐步从赤贫中解救出来。1l世纪是西欧人走出野蛮状态的时期。他们摆脱了饥荒,部族一个接着一个走人了历史,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发展期。这是文明的童年和觉醒期。这块土地从此相对于其他地方具有了优势,并成为其持续上升发展的保证。从这个时代开始,这块土地上外族入侵的步伐停止了。数个世纪以来,西欧大地上翻涌着一波又一波人口迁徙的浪潮,扰乱了事物的秩序,涤荡着、破坏着、摧毁着一切。加洛林王朝的胜利一度在西欧重建了秩序与和平,但查理大帝刚一去世,各种势力,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方草原和伊斯兰教占领的地中海岛屿的势力,又从四面八方涌人,将基督教世界洗劫一空。而当这些势力停止入侵的步伐,当诺曼人定居一处、逐步开化,当匈牙利国王皈依基督教,当控制阿尔卑斯山要道、曾绑架并勒索克吕尼修道院院长的撒拉逊海盗被阿尔勒伯爵驱逐之际,我们称为罗曼艺术的最初萌芽才真正初露端倪。980年之后,人们再也看不到被洗劫的修道院或是带着圣物和财宝逃亡在外、惶恐不安的修士。从此,当地平线尽头的树林再度燃起火焰时,那不再意味着强盗的洗劫,而只是人们在开垦荒地。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