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认知行为治疗18讲
字数: 19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 徐勇
出版日期: 2022-10-01
商品条码: 9787559664280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扰乱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如果能通过行为实践,验证我们的认知,意识到认知歪曲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就有修正功能失调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摆脱抑郁、焦虑、恐惧等负向情绪的机会和可能。 认知行为治疗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治疗模式。其原理具有常识性,操作治疗的架构富有实证性,运用的是标准化、流程化、疗效明确的技术。 本书从具体的认知行为治疗关键点入手,点面结合、抽丝剥茧,从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到具体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步步详解,带读者领略认知行为治疗如何应用于临床操作。
内容简介
“扰乱人心思的不是那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具有常识性,操作的架构又富有实证性,因此一直被认为是最符合现代科学典范检验疗效成果的心理治疗方法。
徐勇老师在本书中通过介绍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原理、针对各类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以及案例督导过程,点面结合、抽丝剥茧,帮助读者击破不同精神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的难点,掌握“话到病除”的治疗技能。
作者简介
徐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督导师,国际团体治疗和团体过程协会会员和常务理事,国际团体治疗师认证委员会认证团体治疗师。
目录
第一部分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
003第1讲理解认知行为治疗的关键点
004直接决定我们感受的是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
006精神障碍都有特定的主题
007体验到情绪痛苦时,我们接收的信息可能会被歪曲
010精神障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011来访者处理痛苦的方式往往维持和加重问题
013想法、情绪、生理反应、行为、环境是相互联系的
01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016第2讲认知治疗基本原理
016从三个水平的认知来理解精神障碍
026区分自动想法和信念
028第3讲行为治疗基本原理
029经典条件反射
036操作性条件反射
042双因素模式
044第4讲认知行为治疗评估
044准确和全面的评估是认知行为治疗有效干预的关键
048访谈结构
051利用五因素模式,将当前的问题具体化
059学会使用量表
060评估来访者的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
060让目标具有“SMART”特征
063第5讲案例概念化
064三个水平的案例概念化
067进行案例概念化的过程
072要在进行案例概念化前优先干预的情况
073案例概念化实例
083第6讲心理教育与治疗联盟
083心理教育: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和认知行为治疗
085治疗联盟:与来访者合作
089第7讲认知行为治疗基本技术和基本过程
089基本治疗技术
093基本治疗过程
094第8讲对认知行为治疗师的要求
094面对来访者时,尽量表现得专业
094保持敏感
095将焦点放在来访者身上
096让来访者知情同意
第二部分
四大心理问题治疗
099第9讲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099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100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结构框架
101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型
123关于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125第10讲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125焦虑障碍患者的共同特征
128健康焦虑及两种相关焦虑障碍
136疾病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
138健康焦虑的评估
……
摘要
第一部分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 第1讲 理解认知行为治疗的关键点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的整合。 行为治疗出现得比较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前,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已初具规模。到了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行为治疗发展起来,逐渐变得流行。 认知治疗则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兴起的。它的基础理论包括阿尔伯特·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也包括阿伦·贝克的认知理论。 阿伦·贝克的认知理论是认知行为治疗更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其经典性不言而喻。认知行为治疗其实并不是一种治疗技术或方法,而是一个范畴。在这个范畴中,有很多不同流派的治疗模式,比如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近年来发展得比较快的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治疗,以及图式治疗、接纳和承诺治疗等。我们在这本书中介绍的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基于阿伦·贝克认知理论的治疗模式。 每一种心理治疗模式几乎都有自己的理论,能够解释我们 所谓正常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病理性的心理状态。认知行为治疗也可以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各种各样的精神障碍,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进食障碍, 以及更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 直接决定我们感受的是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 你认为什么直接决定了你的感受?当你发现你身边的某个人,比如你的同事或朋友情绪不好时,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情绪不好? 我相信有人会说,这个人可能碰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换句话说,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我们的情绪、感受,只由事件决定——某个人不开心,是因为他碰到了让他不开心的事情; 某个人开心,就说明他碰到了让他开心的事情。 但是,仔细研究后我们就会发现,直接决定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我们可以轻易举出很多例子来表明,不同的人遇见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 班级里有两名学生都在某次考试中得了 60 分,但这两名学生对 60 分的情绪反应接近不一样。有一名学生非常难过, 另一名学生则很开心。 事件是一样的,他们对事件的反应不同是因为 60 分对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问题又来了,事件对不同个体的意义来自哪里?来自当事人的赋予。 我们感受的不仅是事件本身,还有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对因为得 60 分而难过的学生来说,得 60 分意味着失败,是非常糟糕的。他或许还会想到因为这件事,他可能拿不到奖学金, 老师不再信任他,家长会批评他,等等。而对另一名学生来说, 得 60 分意味着成功,他本来担心会不及格。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两个男孩分别邀请自己喜欢的女孩周六一起吃饭,两个女孩都以周六有安排为由委婉拒绝。一个男孩只是有一些沮丧, 反思是不是自己提出邀请的时机不成熟,或者缺少一些沟通技巧等,而另一个男孩想的则是“大概没有女孩会喜欢我”,情绪非常低落。 相信大家已经能够看出,是他们赋予一个被拒绝事件的不同意义让他们呈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 我们每天都会不断地和环境相互作用,碰到各种各样的事件, 但作为人,我们不是环境的被动接受者,我们每天都在主动建构现实,不断地赋予事件意义。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行为治疗师不能忽略对来访者生活中一些事件的了解,因为经历会影响人的性格,以及人对事件的主观构建。但 是,仅了解事件显然是不够的。来访者情绪低落并不是事件本身直接决定的,所以治疗师需要仔细了解来访者赋予事件的意义。比如一个来访者因为失去工作而焦虑,治疗师就需要问来访者失去工作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尽管失业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每个人对失业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治疗师问来访者:“我知道你失去了工作,我注意到你很难受,我想进一步了解,失业对你意味着什么?”来访者可能会说:“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我连这个工作都做不好,我真是个没用的人。” 这样的看法直接决定了来访者的情绪。所以找到了影响来访者的事件,不等于能理解来访者情绪痛苦、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 以不同的视角看事物,才可能全面了解事物。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往往过分僵硬或过分特别。 精神障碍都有特定的主题 阿伦·贝克曾提出“个人领域”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有的人就对考试成绩很在意,考 试成绩不好会让他很难过,甚至痛不欲生。有的人不在乎考试成绩,而在乎在关系里是否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和认可。 个人领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精神障碍。比如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主要问题是担心自己在某些特定场合甚至在所有场合里表现拙劣,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被讥笑,被看不起;疾病焦虑障碍患者总会忧心自己会不会患上很严重的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等;有惊恐障碍 a 的患者总对自己身体上的不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