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机制研究

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机制研究

  • 字数: 27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刘晓燕,阮平南,单晓红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049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技术创新网络是组织跨越边界获取异质性知识资源、降低研发风险的重要组织模式。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战略的提出,如何构建技术创新网络、提升技术创新网络效能,让这种新型组织模式服务于创新战略成为管理界关注的热点。对关系产生、演化的机理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合作伙伴选择过于盲目、合作关系难以持久维系等问题。本书旨在从演化的视角揭示技术创新网络绩效产生的微观过程,一方面服务于企业的合作伙伴选择,另一方面为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创新行为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刘晓燕,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执教于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部。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在CSSCI检索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阮平南,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硕士。研究专长为战略管理与决策支持、管理哲学以及生产管理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担任过的课程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战略管理等;主持参与了20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单晓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现执教于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部。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商务智能。在核心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专著1部,参加并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课题。
目录
开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的背景
第二节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的必要性
第三节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研究的态势与问题
第四节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技术刨新网络相关概念
第一节技术创新网络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技术创新网络的构成
第三节技术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
第四节技术创新网络生命周期
第五节实证研究:OLED产业技术创新网络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相关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相关理论
第二节研究方法
上篇关系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章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
第一节技术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
第二节技术创新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实证研究:OLED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形成机理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
第一节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内涵
第二节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因
第三节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实证研究:OLED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机理
第五节本章小结
中篇关系与绩效
第六章技术刨新网络的知识转移机理
第一节知识转移的内涵
第二节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节点间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技术创新网络节点间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仿真
第五节实证研究:OLED产业知识转移特征与转移机理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技术创新网络的技术融合机理
第一节技术融合的内涵
第二节创新网络与技术融合的关系
第三节技术创新网络中技术融合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实证研究:OLED产业技术融合特征及融合机理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技术刨新网络的刨新绩效产生机理
第一节技术创新网络中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实证研究:OLED产业创新绩效产生机理
第三节本章小结
下篇关系治理
第九章技术刨新网络关系优化机制
第一节核心节点优化网络结构的动机与风险
第二节节点优化机制的操作流程
第三节节点优化策略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十章技术创新网络关系信任机制
第一节技术创新网络信任的内涵
第二节技术创新网络信任的演化
第三节核心企业形成前机会主义治理机制
第四节核心企业形成后机会主义治理机制研究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技术创新网络关系协同机制
第一节技术创新网络协同的内涵
第二节技术创新网络协同形成机理分析
第三节技术创新网络协同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技术创新网络协同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变量测量
第五节实证研究:OLED产业创新网络协同机理
第六节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
第一节技术创新网络治理框架
第二节实证研究:OLED创新网络治理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