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法)卢梭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00875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法国的传记文学中,卢梭留下了三部永传后世的作品:《忏悔录》、《对话录》和《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三部著作,三种体裁,三种笔调;如果说《忏悔录》是一部编年史,《对话录》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那么,最后这部《梦》便是一部散文诗。 你把《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打开一看,就会发现,书中所言,除家庭和个人之事以外,便无别的。
作者简介
卢梭(1712-1778),生于日内瓦一个新教徒家庭,祖辈是法国人。在他出世后不几天,母亲便去世,他随其做钟表匠的父亲生活,由其姑母抚养。十岁时,其父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十六岁起,他便离开了日内瓦,漂泊瑞士和法国各地,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由于天资聪颖,特别是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成了音乐教师,抄谱作曲,而且在这方面还小有名气,受到欢迎。一七四一年,他来到巴黎,结识了启蒙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孔迪亚克、达朗贝尔等人,替《百科全书》写稿。一七五〇年,应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写出了第一篇有名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大获成功,声名鹊起。一七五五年,他又应该学院的征文,写了第二篇有名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这两篇论文里,他谴责了封建暴政和建立在私有制、暴力和不平等基础上的现代文明,论述了天赋人权和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人”的口号,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力图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和特权阶层,确立小私有制的要求。一七五六年,他离开巴黎,在蒙莫朗西过隐居生活。在此期间,他同狄德罗、伏尔泰、达朗贝尔等人因观点分歧失和。一七六二年,他出版了《社会契约论》,提出了由公民选举领袖的共和制的政治纲领,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的雅各宾党人的政治观点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其观点的激烈,再加上为人孤高,蔑视权贵,所以受到统治者的迫害,亡命各地,几无立足安身之所。终于于一七七八年七月,因贫病交加去世。
目录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第一次散步
第二次散步
第三次散步
第四次散步
第五次散步
第六次散步
第七次散步
第八次散步
第九次散步
第十次散步
附录
《梦》的草稿
嘲笑者
随感
我的画像
致马尔泽尔布总监先生的四封信




《忏悔录》草稿
在朗读《忏悔录》前发表的谈话
社会各阶层人士对我的态度
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的遗嘱
享受人生的方法及其他
后记
摘要
     我曾经做过短时间的斗争,然而,尽管我拼命挣扎,但毫无成效。我既不懂斗争的技巧,又缺乏斗争的策略;既无心计,又欠谨慎,而且直来直去,匆匆忙忙急躁行事,因此,我愈是斗争,反而愈陷入困境,让他们一而再地不断抓住新的把柄,不放过任何一次打击我的机会。当我最后感到我的一切努力终归徒劳,白白使自己连遭损失的时候,我发现,我最后能采取的专享办法是:一切听从我的命运,再也不要和必然之事抗争。我发现,这种听从命运安排的办法,使我得到了宁静,从而能补偿我遭受的种种痛苦,而且又可避免又艰难又毫无效果的继续斗争。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有助于我心灵的宁静。在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仇恨我时,那些迫害我的人因急功近利,反而忽略了一个办法,没有使用。这个办法是:他们应当巧妙安排,使他们取得的成功一点一点地逐渐发挥作用,从而使我无时无刻都感到接连不断地遭到新的打击和受到新的创伤。如果他们善于策划,使我有一线希望的错觉,他们反而会使我受他们的掌握,收发由心。他们可以制造某些假象,把我玩弄于股掌之中,而我也将每每因希望落空,心里备受煎熬。可是,他们一下子把他们的手段全都使完了,在使我毫无招架之力的同时,他们也黔驴技穷了。他们对我的诬蔑、贬损、嘲笑和羞辱,虽不能有所缓和,但也没有什么新花样了;我们双方都失去了战斗力:他们再也没有什么办法增加我的痛苦,而我也没有办法逃脱他们的网罗。他们是如此之迫不及待地巴不得一下子使我的苦难达到极点,以致把人间的一切力量和地狱的一切诡计都使用净尽,便再也找不到什么更恶毒的办法了。身体上的创伤不但没有增加我的痛苦,反而分散了我心灵受到的压抑。他们虽然把我弄得大声喊叫,但却使我免于暗暗呻吟;我的身体受到了摧残,但却免去了我的心受摧残。 事已至此,我还有什么可怕他们的?他们既然没有什么办法使我的处境更加恶化,他们也就没有办法使我感到更加恐慌。不安和畏惧,这两种痛苦的心理我已接近摆脱,因此,我从此将永远感到轻松。现实的痛苦,对我的影响不大:对于我眼下的痛苦,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办法加以克服;但是,对我所担心的未来的痛苦,我就无能为力了。我这像脱缰的野马似的想象力把它们综合起来,反复琢磨,由此及彼地多方设想。等待痛苦,比真正受到痛苦给我的折磨更难受一百倍;威胁要打击,以打击本身更可怕得多,因为,在真正受到打击之后,就可对它们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估,而不必胡思乱想,担惊受怕地妄加揣测。 我心中恢复往日平静的时间,到今天还不到两个月。尽管我早就什么都不怕了,而且还满怀希望,但这个希望时而浮现在我眼前,时而又离我而去,搞得我心绪不宁,时忧时喜。突然,一件从未料到的令人伤心的事情①把我心中的一线希望全都扫除干净,使我看到我的命运今生将万劫不复,再也无法挽回。从这个时候起,我决定一切都听天由命;如此决定之后,我的心才又重获安宁。 当我发现他们布置的网罗是如此之大以后,我便永远放弃了在我生前把公众重新争取到我这边的念头;即使公众的态度反过来倾向我,那对我也没有什么用处。他们枉自转向我这边,因为他们再也找不到我了。由于他们的行为使我感到轻蔑,因此我和他们交往已没有什么意义,甚至是一种负担:我孤单一个人,比和他们在一起,更愉快一百倍。他们把我心中对与人交往的乐趣,已消除干净;在我这个年龄,他们再也不可能使我的这种乐趣重新萌生;现在已为时太晚了。不论他们今后对我是好还是坏,我都毫不在乎;不论他们做什么,对我来说,我的同时代的人都永远与我无关了。 但是,我对未来还是抱有希望的:我希望更优秀的一代人将仔细检验这一代人对我的评判和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从而充分揭露他们的行径,并看清楚我是怎样一个人。正是因为我抱有这个希望,所以我才写我的《对话录》,并使我想尽种种办法,试图把这部作品留诸后世。这个希望尽管很渺茫,但它使我的心跟我想在这个时代寻找一颗正直的心的愿望是同样的激动。我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孰料此事也同样使我成了今天的人们的笑柄。在《对话录》中,我已经讲了我是根据什么理由产生这一期待的。我的估计接近错了。幸亏我及时觉察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我最后的时刻到来之前还能找到一段非常安宁和绝对闲适的时间;这段时间开始于我现在所谈的那个时期②;我有理由相信它将再也不会被中断。 刚刚在几天前,我又重新思考了一下,结果发现,我对公众之会回过头来倾向于我的估计,是大错特错了,甚至是下一个世纪的公众,也不会倾向于我,因为他们都是按照那帮引导他们的人的眼光看我的;而引导他们的那些人,是一拨又一拨地不断从那个憎恨我的群体中产生的:个人虽然死了,但群体没有死,他们原来的那些看法还依然存在,他们像魔鬼附身似的仇恨心还照样在活动。即使我的敌人作为个人全都死光了,但医生和奥拉托利会会员总还有活着的。即使迫害我的只是这两个群体,我估计,在我死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