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第3章
当今,信息已成为与材料、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经过计算机技术与通信
技术的不断渗透与相互融合,涉及信息承载、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的计算机网络产
生了,并不断发展壮大。网络与通信新技术日新月异,同时Internet的应用更是多种多样,
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技术与应用相互促进,不断向前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
与教育,成为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决定
着国家、企业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决定着个人潜能的发掘与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互联
网时代学习和使用优选的网络技术,掌握推荐的网络基础知识,是适应新世纪信息化、网络
化的社会人才需求。
3.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因而计算机网络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准确、标准的定
义。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才能知道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功能与特征,才能更好地
应用计算机网络。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而互连在一起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对计算机网络的详细描述是:计算机网络是由于通信、共享、合作的需要,利用通信设备、通
信线路等多种通信介质,经过接口设备相互连接,将地理上分散的、或远或近的、具有独立功
能的、自治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以实现
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通信子网完成数据的传
输、交换、转发,如传输介质、交换机、传输线路等。资源子网处理数据、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与信息资源,如计算机、终端、连网外设、软件与信息。可以这样理解,提供网络接入的通信
供应商、单位、学校拥有通信子网,而个人拥有的计算机、软件、MODEM 或网卡等就是资源
子网。
3.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单机系统到多机系统的发展过程。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
(1)20 世纪50 年代,真正的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出现,还是“主机+终端”的天下。那时
占主要地位的是IBM 和其他供应商制造的大型机,以集中控制方式工作。许多台不具有独
立处理能力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中央服务器也就是主机上,而主机之间是独立的,
78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因此仅提供以主机为中心的、基本的信息交换服务。此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渐融
合,人们完成了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初级理论研究,为不久之后计算机网络诞
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主机+终端”系统不是真正的计算机网络,但却提供了计算机通信的
基本方法。
(2)20 世纪60 年代末和70 年代初,美国出于战略的需要,由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建立了ARPANET,这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一群研究者也
开始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并使用数据分组交换机来交换信息的概念。ARPANET 与分组
交换技术,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技术基础。
(3)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到80 年代初,微机系统大规模出现,同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
广域网、局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由于种类繁多,无章可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了
OSI 网络参考模型,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确定了参考的模式。
(4)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决定,构建可以向大学研究组开放的
ARPANET 的后继网络,从而导致创建了称为NSFNET 的高速主干网,将分布式网状结构
更改为分级方案,为目前Internet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20 世纪90 年代初,由于浏览器和图形用户界面的出现,t得到广泛应用,同
Interne
时带动了高速网络技术、网络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众多的计算机网络组成
了世界性的Internet信息资源网,采用TCP/IP 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不同的网络之间由路
由器连接而成。
Interne
当今,t的信息资源涉及到教育、科研、商业、金融、政府、医疗、休闲等多个方面,
涉及到WWW 、电子邮件、文件传输、IP 电话、网络游戏、网络办公等多种网络服务。以高速
Ethernet(以太网)为代表的高速局域网技术发展迅速,千兆以太网已普遍应用,交换式局域
网和虚拟局域网技术应用广泛,宽带网络建设与应用成为潮流。司之外,台湾地区的厂商以生产能力强
且多在内地设厂等优势,其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15)无线网卡,无线网络用户的网络适配器,可以是PCMCIA 或PCI 卡,一般为笔记
本电脑或桌上型工作站提供无线接入。
对应于OSI 的下三层,即通信子网,各层常用的设备总结如下
:
网络层设备: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设备:交换机、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