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眼千年 名画里的中国 清代卷

艺眼千年 名画里的中国 清代卷

  • 字数: 1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 作者: (挪威)李树波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52958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此书通过中国历代名画来讲中国故事,分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六册。既讲述该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人文的大格局,也展现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小形态,通过对作品的细节、对名物的辨析、对中国美学概念的介绍、对艺术家创作心态的体察,来复活历史的瞬间。此卷为清代卷。
作者简介
李树波,在英国威敏斯特大学媒体传播研究所获传播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经济日报》、《南方都市报》、挪威奥斯陆大学、挪威米凯尔森研究所。专注于媒体、文化和艺术社会史方面的写作,著有《媒介化的中非关系:媒体话语如何协商全球秩序的转变》、《绘画当为奇迹》等,为纽约时报中文版、《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旅行家》等报刊撰稿。
目录
第一讲
鼎革之变的天问:崔子忠陈洪绶
第二讲
清朝眼里的西方技术和审美:郎世宁
第三讲
正统和模范谁得南宗嫡乳:王时敏和王原祁
第四讲
董其昌真的错过了王翚吗?
第五讲
吴历为什么回归中国画?恽为什么画牡丹?
第六讲
髡发和剃度:石涛和髧残
第七讲
现代意识的萌生和八大山人
第八讲
弘仁和新安画派
第九讲
扬州八怪有几个人?
第十讲
八怪诗书画三人归去来
第十一讲
风从海上来:三熊两任
摘要
     叔明问:“有些书上提到明末清初的画家时,常出现‘鼎革之际’这样的字眼,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你中文进步很快嘛。鼎和革是《易经》上的两个卦:火风鼎卦,代表做饭、新气象、建立新的政权;泽火革卦,表示一定要变化,否则就无法顺应潮流,意味着清除旧的体制残余。用鼎革之际来形容明清的改朝换代,是一种中立的说法,表示理解改朝换代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清朝的文人说到明朝的灭亡就常常使用这样貌似客观的说法。” 叔明问:“但是真的能如此平和地接受吗?” 我说:“不能平和接受的大部分都已经死了。崇祯皇帝在北京皇宫里自杀,京城官员、皇亲国戚、普通百姓全家自杀的也有成千上万人。” 叔明感到不可思议:“我能理解男性尤其是儒生愿意殉国,可怎么会有百姓全家自愿去死?” 我说:“儒家体系等级森严,以三纲为基本原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纲举目张,至少在理论上,全国每一个人都有上级和行为标准,被整合在以帝王为中心的纲常社会规范网络里。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女眷和儿童即使不愿意,但体力和地位都处于弱势,也没有别的选择。明朝在南方的臣民拥立分封在各地的藩王成立南明政权,在南方又继续抵抗了十几年。南明政权一共有四系王,分别在南京、福州、广州、肇庆称帝。1662年,在缅甸避难的永历帝被缅甸王交到清朝手里。次年,永历帝在昆明被杀,明朝政权才正式告终。内讧、内乱和内耗是明朝和南明失败的主因,说明儒家纲常早就大范围地崩坏了。山西的晋商长期向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提供军火、铁器、粮草,甚至愿意以赊欠账款的方式来做买卖。当晋商和后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后,山西票号就成为后金在大明内部的办事处和情报点。在资本逐利的欲望洪流面前,民族主义和家国认同感简直不堪一击。王朝的溃败,老百姓都看得出来,因此民变不断,比如神宗年间的苏州织工哗变、白莲教起义,以及熹宗年间的陕西王二叛乱。因为拖欠军饷、给养不足以及强行征兵,军队的凝聚力降到历史大力度优惠点,基层军官李自成和张献忠直接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明朝统治。总兵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打败了叛军,坐收渔利。” 叔明说:“明清政权交替时,大部分文化人的心态一定是很复杂的。” 我说:“一些生员、举人对前途本已绝望,又受本地豪强压迫,就加入李白成、张献忠的队伍,也算当了一阵子‘伪官’。李白成的军队快进北京时,又迎来一大波投靠的进士和投降的官僚;当然也有人以死报国,比如有名人物画家崔子忠①,在李白成攻克北京后,藏身于一间土房内,最后饿死。 “清军人关后,一些思想正统、行动力较强的文人加入了抗清武装。安徽画家萧云从①写有《吊邑人周孔来殉节泾县学署》一诗:‘泮壁何人自鼓刀,天寒日暮风飕飕。老儒转战敌长稍,弟子招魂赋反骚。夜雨同悲涵水鳣,阴雷欲割戴山鳌。庙空悬古松长碧,浩气森森北斗高。’他所绘的《离骚图》可与此诗参照来看。与其说这本书是配图版的《离骚》,不如说是萧云从拆解了《离骚》来配他的图。书的结构和图文配比很有意思:篇幅最长的《离骚》只有一幅插图;《九歌》有九幅图,包含大司命、少司命、河伯、东君、湘君、湘夫人等肖像。插图最多的是《天问》,几乎一问一图,配有萧云从自己的注疏,足有五十四幅图。《天问》可以说是先秦时代古人思辨力、历史感、修辞力和情感表现力同时进发造就的文学巅峰之作。‘伯林雉经,维其何故?’是其中一问,此问有多种解释。从插图和注释来看,萧云从所取的释义是晋太子申生被父亲的宠妃骊姬陷害而投缳林中。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