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技术资本与技能劳动关系的视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技术资本与技能劳动关系的视角

  • 字数: 2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涛,油永华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317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从供给侧方面提出问题,基于要素结构和动力结构分析问题,为改革提出理论支持和建设性意见。在供给侧方面,本书发现要素错配、“技工荒”“就业难”、技术研发投入少、成果转化率低、创新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从替代弹性关系和配置水平等要素结构探讨分析技术资本与技能劳动的关系,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和研究与开发等倾向于从提升技术资本比例的视角、“干中学”和股权激励等提高技能劳动的视角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制度供给的视角进行供给侧动力结构分析,并对应提出改革建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基于供给侧方面的分析
第二节 选题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技术资本、技能劳动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供给经济学理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节 要素替代弹性、要素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节 技术雇佣资本假说、资本技能互补假说和动能转换驱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要素结构分析之一:技术资本与技能劳动要素
替代弹性
第一节 要素替代弹性估计方法和模型
第二节 样本选择、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第三节 要素替代弹性估计和特征分析
第四节 要素替代弹性效应分析
第五节 要素替代弹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要素结构分析之二:技术资本与技能劳动要素错配
第一节 要素错配估计方法和模型
第二节 要素错配程度测度和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
第三节 企业产出变动分解:基于要素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第四节 要素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第五节 要素错配对企业绩效和价值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技术资本视角的动力结构性分析
第一节 动力结构理论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研究开发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供给动力结构效应分析
第三节 研究与开发(R&D)供给动力结构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技能劳动视角的动力结构性分析
第一节 技能劳动提升途径及效应分析
第二节 “干中学”供给动力效应实证分析
第三节 股权激励供给动力效应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制度供给视角的动力结构性分析
第一节 制度供给的动力结构性理论分析——以税收优惠为例
第二节 研发资助奖励制度的效应实证分析
第三节 研发加计扣除的制度供给效应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技术资本与技能劳动视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第一节 基于要素供给视角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 基于动力供给视角的建议:促进技术资本增加与技能劳动提升
第三节 基于制度供给视角的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