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机化学 第8版

无机化学 第8版

  • 字数: 60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7332262
  • 版次: 8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由杨晓达主编
目录
绪言
一、无机化学是药学各专业推荐的化学知识
二、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基本类型
三、学习本书内容的方法
第一章 原子结构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一、量子化特征
二、波粒二象性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一、薛定谔方程
二、四个量子数
三、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空间图像
第三节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一、多电子原子电子的相互作用
二、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
三、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四、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四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一、原子半径
二、电离能
三、电子亲和能
四、元素的电负性
第二章 分子结构
第一节 离子键
一、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
二、离子的电荷和半径
第二节 共价键
一、现代价键理论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三、分子轨道理论
四、共价键参数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
一、分子的极性
二、范德瓦耳斯力
三、氢键
四、其他分子间作用力
第四节 晶体结构
一、晶体的结构
二、晶体的类型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简介
第一节 溶液和溶液的性质
一、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溶解
二、溶液的浓度
三、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二节 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第一定律
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三、化学反应的熵效应和自发方向
四、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化学反应的加速和减速
第四章 酸碱与质子转移反应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的定义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质子传递平衡
一、水溶液中质子传递动力学
二、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pH
三、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第三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一、强酸(碱)溶液pH计算
二、一元弱酸(碱)溶液pH计算
三、多元弱酸(碱)溶液pH计算
四、两性物质溶液pH计算
第四节 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
五、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五节 酸碱催化简介
一、酸碱催化剂
二、酸碱催化水解反应
第五章 沉淀反应和溶胶
第一节 溶度积规则——沉淀反应的热力学
一、溶度积常数
二、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
三、溶度积规则
四、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第二节 难溶盐沉淀的形成过程沉淀反应的动力学
一、沉淀的类型
二、沉淀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纳米颗粒和溶胶
一、纳米颗粒
二、溶胶的性质和结构
三、凝胶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一、氧化与还原
二、元素的氧化数
三、氧化还原半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第二节 原电池
一、电极和原电池
二、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三、标准电极电势表及其应用
第三节 非标准状态下电极电势——Nernst方程
一、Nernst方程和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二、电极电势(Nernst方程)的应用
第七章 配位化学反应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的组成
二、配合物的命名
三、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二、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与配位场理论
第三节 配位平衡基础
一、配位平衡常数
二、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三、配位平衡的移动
第四节 有机金属配合物和配位催化
一、有机金属配合物简介
二、配位催化作用
第五节 配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一、生物体内的配合物——金属蛋白和金属酶
二、常见金属药物
第八章 元素总论
一、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二、无机元素自然存在的基本化学形式
三、元素和生命的关系
四、一些重要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简介
第九章 主族元素
第一节 s区元素的通性
第二节 s区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一、氢
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四、对角线规则
五、离子的鉴定
第三节 p区元素的通性
一、p区元素的价层电子组态与元素的性质
二、p区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第四节 重要主族元素及其生物学效应简介
一、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及生物学效应
二、p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及生物学效应
第十章 过渡金属元素
第一节 d区、ds区元素的通性
一、原子结构特征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单质的物理性质
三、单质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钛、钒、铬、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