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眼千年 名画里的中国 北宋卷

艺眼千年 名画里的中国 北宋卷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 作者: (挪)李树波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529501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通过中国历代名画来讲中国故事,包括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6卷。每一分卷通过几十件美术作品来进行讲解和分析,由作品见艺术家,由艺术家见大时代。既讲述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人文的大格局,也展现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小形态。作者通过对作品的细节、对名物的辨析、对中国美学概念的介绍,对艺术家创作心态的体察,来复活历史的一瞬间。图文并茂,文字风格准确、轻松和平实。
1.为你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采取两人对话的叙述形式,形式新颖,代入感、沉浸感强,文风轻松诙谐又富有艺术气息。2.给读者的极简中国美术史。通过名画深入浅出地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大格局,也讲述画家背后不为人知的小故事,视角独特,文字流畅,可读性强。3.包含千余幅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珍贵名画。图文结合,四色印刷,纸张质地细腻,锁线装帧,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李树波,在英国威敏斯特大学媒体传播研究所获传播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经济日报》、《南方都市报》、挪威奥斯陆大学、挪威米凯尔森研究所。专注于媒体、文化和艺术社会史方面的写作,著有《媒介化的中非关系:媒体话语如何协商全球秩序的转变》、《绘画当为奇迹》等,为纽约时报中文版、《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旅行家》等报刊撰稿。
目录
第一讲
五代十国之巧思与风华
第二讲
山水画的创世纪
第三讲
山水第二变:荆浩谈真诀
第四讲
水国蒹葭:南国有董源
第五讲
徽宗的信仰是道教还是美?
第六讲
王孙和丹青的不解之缘
第七讲
旅人眼里的北宋
第八讲
宋代士兵的升仙图:燕文贵
第九讲
北宋的职业妇女生活
第十讲
汴京小市民生活
……
摘要
     “戴安娜,中国美术里,你最喜欢哪个朝代的美术?”叔明问我。 我说:“当然是承上启下的五代十国,这时中国美术达到一个高峰。盛唐气韵犹在,写物象形的技巧也逐渐炉火纯青。为什么说盛唐气韵?因为唐代美术的气足,少见。” 我找出敦煌藏经洞里保存下来的《引路菩萨图》,当然是仿品,原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并不公开展出,要看需提早预约。 “这幅画的尺寸并不大,高八十余厘米,宽五十余厘米,可是你看,这画上似乎真有飘渺的神灵世界,真能感到迎面这尊大菩萨有几层楼高,像佛经里说的,形容之巨,震动四方。正大仙容,首先要正、大。” 叔明在国内也去过一些庙宇,感慨说:“庙里把佛像金身做得巨大,这和西方天主教会在教堂建筑和美术上下重本是一样的,都是要引起信徒视觉上的惊骇,感到自身之渺小,感到神的法力之广大。可是这轻飘飘的残绢上的画像,轻描淡写,却也做到了这一点。中世纪宗教绘画里多用尺寸对比,以凡人的小衬托出神灵或大人物的高大,看起来只有滑稽和不真实。这里用了同样的手法,却使人相信供养人没有被刻意矮化,正是凡人的身材。菩萨之‘巨大’看起来竟然一点儿也不虚假呢。” “因为‘金主’很重要啊。莫高窟里为供养人所作的各种肖像、出行图、全家福,简直可以单独列一个门类。在基督教的概念里,人是上帝的羔羊;在中国佛教的概念里,人是众生的一员,众生则是佛的‘客户’。你看,释迦牟尼以及众佛的终极心愿是救人类出苦海,像不像心理治疗师?所以佛对于人,是高高而不在上。” 我们凝神看了一会儿这菩萨。他身形顶天立地,散发出的气场也充满天地之间,充满实感。战战兢兢的画师作不出这样的画。 “唐代壁画地位非常高,不像后来的明代,壁画尤其是墓室壁画只有地位低下的画工才画。唐代的宫殿、寺观、衙署、旅舍、斋堂、石窟、墓室等都用壁画装饰。”我补充道。 叔明立即插嘴:“就像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意大利是湿壁画,而中国是干壁画。莫高窟的唐代壁画规模最宏伟,达到全盛。因为那时候唐代全力经营西方,接近掌控西域,势力远达中亚,所以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是中国的边陲,却是中亚的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吐蕃王朝成为河西走廊的新主人,这一时期的佛画和石窟造像又吸收了藏文化元素。你看这画像,画师妥妥地受了吴体‘落笔雄劲,其势圆转,衣带飘垂’的影响,要的就是这个范儿,但是在佛像面容的刻画上,则隐约有印度造型艺术的严谨对称以及更远处希腊美术里广额隆准的模样。” 敦煌藏经洞里的另一张佛画《观音菩萨像》,丰肌秀骨,同样予人超现实的伟岸感。 叔明在大学里修过西方艺术史,对于视觉分析有一些了解:“你看这观音菩萨臂长过膝,下肢缩短,像从高处俯视的效果,观者仿佛立于云中和菩萨对视。我觉得唐朝人的宗教体验和我们现代人应该很不一样。另一个可能是,画师应该也有在洞里画巨幅壁画的经验,他大概站在梯子上,画几米高的菩萨,落笔的时候和菩萨是平视的。这种体验也被移植到了绢上。我们应该去敦煌看看。”叔明两眼放光。 我表示同意:“当然是越早去越好。我去过三次,开放的洞窟一次比一次少。当然,现在有非常优选的球幕电影,感官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