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慢行系统街道精细化设计

城市慢行系统街道精细化设计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韦爽真,熊磊,梁运鸿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971036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市慢行系统街道环境精细化设计》总结出了作者近五年在该领域中教学与实践的成果,特别是针对慢行空间的条件和机遇,以宜居为目标,从规划学、社会学、艺术学、生态学等角度洞察和发现城市发展的机会。书稿集中反映在当下“大设计”理念与时代发展下,以人为本,以感知与体验为评价引导,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联动。最终实现以聚焦吸引力问题为导向,探讨基础学科与各相关应用型学科在解决问题中的贡献与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城市慢行系统研究背景与概念
1.1 城市更新的四大驱动力
1.1.1 品质宜居——社会公平
1.1.2 经济动力——经济振兴
1.1.3 城市特色——文化传承
1.1.4 生态修复——绿色设计
1.2 城市意象的变异
1.3 慢行系统的定义与类型
1.3.1 慢行系统的定义
1.3.2 慢行系统的价值
1.3.3 慢行系统的类型
第二章 基础学科在空间吸引力研究中的应用
2.1 社会学的应用
2.2 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2.3 大数据与统计学工具的应用
第三章 多维度解读空间吸引力
3.1 从规划维度洞察与感知
3.1.1 紧凑
3.1.2 混合
3.1.3 尺度
3.2 从交通维度洞察与感知
3.2.1 连通
3.2.2 耦合
3.2.3 立体步行
3.3 从景观维度洞察与感知
3.3.1 视觉层面:空间秩序
3.3.2 功能层面:空间利用
3.4 从建筑维度洞察与感知
3.4.1 界面空间
3.4.2 丰富性
3.5 从公共艺术维度洞察与感知
3.5.1 特色
3.5.2 品质
3.5.3 活力
第四章 城市慢行系统的评价体系研究与街道设计方法
4.1 慢行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
4.1.1 慢行系统评价体系的参照系
4.1.2 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
4.1.3 慢行系统评价框架
4.2 可达性、可步行性、场所黏性研究
4.2.1 可达性
4.2.2 可步行性
4.2.3 场所黏性
4.3 城市更新下的街道设计方法
4.3.1 城市更新下街道设计调研与方法
4.3.2 城市更新下街道设计理念与方法
第五章 从“问题导向”到“案例实践”
5.1 研究主题
5.1.1 核心理念
5.1.2 主要任务
5.1.3 设计范围
5.2 策略思路
5.2.1 聚焦问题
5.2.2 系统策略
5.3 实践过程
5.3.1 大学城熙街案例
5.3.2 大学城北路案例
5.3.3 大学城中路案例
5.3.4 大学城景和路案例
附件 专家调查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