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曾国藩的生平与事业

曾国藩的生平与事业

  • 字数: 14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38055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民国学者、曾国荃之侄蒋星德写的一部曾国藩传记,是历史上第一部完整介绍曾国藩的传记,共分十二章,侧重论述曾国藩的事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是一部近距离了解曾国藩的难得之作。
目录
上编
第一章少年时代(18ll―1839)
第一节曾国藩所处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曾国藩的家世
第三节少年时代的生活
第四节到北平去
第二章京官生活(1840―1851)
第五节刻苦自励
第六节留心时务
第七节观察人才
第八节鲠直敢言
第三章督办湘勇(1852―1853)
第九节丁忧回籍
第十节创办团练的意义和方法
第十一节湘军之形成――创立水师
第四章继续不断的奋斗(1854―1858)
第十二节第一次交战失利
第十三节湘鄂间的互争雄长
第十四节坐困南昌
第十五节父丧回籍与奉诏援浙
第五章对于太平天国(1859―1864)
第十六节先立定脚跟
第十七节祁门之急
第十八节曾国荃的战功
第十九节重用李鸿章的经过
第二十节克复南京功成思退
第六章晚年生活(1865―1872)
第二十一节剿捻的经过
第二十二节刷新吏治与整饬营务
第二十三节留心洋务
第二十四节患病与逝世
第二十五节湘乡遗闻
下编
第七章曾国藩的伟大人格
第二十六节律己以严
第二十七节治家勤俭
第二十八节“拙诚”的实效
第二十九节虚心求过
第三十节待人忠恕
第八章曾国藩的政治思想
第三十一节离不开儒家的范围
第三十二节和太平天国政治思想的根本冲突
第九章曾国藩的行政方法
第三十三节作育人才
第三十四节整饬吏治
第三十五节清厘财政
第三十六节讲立法度
第三十七节振兴教育
第三十八节救济民生
第三十九节厉行建设
第十章曾国藩的治兵方略
第四十节驭将
第四十一节治兵
第四十二节战术
第四十三节军制
第四十四节团练
第四十五节联络绅士
第四十六节实干精神
第十一章曾国藩的文学修养
第四十七节好读书
第四十八节勤写字
第四十九节家书与日记
第五十节论诗文
第五十一节喜作楹联
第五十二节曾国藩的幽默
第十二章曾氏对于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第五十三节中兴事业
第五十四节一代风气
第五十五节对于后世的影响
附录
一曾国藩年表
二曾国藩传记清史本
三本书重要参考资料
摘要
    “……大率以畏葸为慎,以柔靡为恭,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退缩者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是也。琐屑者利析锱铢,不顾大体,察及秋毫,不见舆薪是也。敷衍者装头盖面,但计目前,剜肉补疮,不计明日是也。颟顸者外面接近,而中已溃烂,章奏粉饰,而语无实际是也,有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见曾国藩应诏陈言疏
     当时兵营的腐败,也已达了极点。绿营兵平时作小贩,扰乱民间,战时互相推诿,败则逃,胜则相嫉,毫无纪律可言。曾氏说:
     “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崩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见曾国藩议汰兵疏另一位中兴名将胡林翼又描写当时一个满清将军胜保的隋形说:
     “胜保每战必败,每败必以胜闻。”
     “胜保在蒋坝,残败不复能军,山东人向呼此公为‘败保’。盖其治军也,如郑公子突所谓‘胜不相让,败不相救;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者矣。”见胡遗集卷六十五因为政治的不良,兵营的腐败,成为种种社会不安的因素,在上者不知民间疾苦,造成“宫逼民反”的事实,所以在太平天国发生以前,长江上游常生乱事,此外“瑶乱”于湖南、广东、广西。尤以广西的“苗乱”为甚。但因为规模不大组织不完,所以经官方加以压制,不能酿成大患。道光廿七、八年间(1847,1848)两广大饥,于是群盗纷起,到处劫掠,洪秀全乘机扩充势力,组织会党,号召民众,在道光三十年(1850)二月间起事于广西桂平金田村,咸丰元年(工85工)称太平天国,遂成不可收拾之势。
     匪患扰乱和天灾流行,使民间疾苦更深。道光年间黄河下流时常决口,河南一带,饥民极多。此外淮水变乱常生,同时南北运河时常出漕,两岸堤墙塌卸,民无宁日。那时民间的苦况:
     “地方之苦.百物荡然,公私赤立,民固无以自活,官亦几难自存。又或到任未久,寇氛踵至,纵有贤员,莫能措手,即行军所过,亦往往百里不见炊烟,竟日不逢行人。”曾国藩致吴竹如书
     此外曾国藩所处时代的一个优选特点,便是海禁大开,帝国主义对华开始侵略。在曾国藩以前,中国还是因习着几千年的闭关政策,在他以后中国乃全入开关时代,而他适逢其时,亲启了这个新时代的序幕。从鸦片战争到英法联军,是中国对外开始大失威信的时期。太平天国起于鸦片战争失败之后,盛于英法联军进攻津、京之时,当时的内乱外患,使得国家曰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曾国藩身经目睹,奋力挣扎,其遭遇之苦可以想见。 从上面说来,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所处时代的一个概况。曾国藩的时代,简单地说,是一个政治黑暗、军队腐败、社会不安、天灾流行,内乱外患交相侵迫的一个时代,但曾国藩卒能赤手空拳,任劳任怨,平定内乱,使濒于危亡的满清政府,延长了六十年的寿命。我们看察曾氏事业的成功,虽说是基于天生过人的才力,但也是艰难困苦的环境,造成他的惊人事业。
     第二节曾国藩的家世
     近代人讨论曾国藩的生平事业,以为替满清异族卖气力,扑灭汉族的太平天国,这种人是不足齿的。从民族意识的观点上。这话当然无可非议,但我们切不可忘记历史的时代性和他的家世所造成的必然的思想。
     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