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谷园讲通鉴 东汉兴衰史(全2册)

谷园讲通鉴 东汉兴衰史(全2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谷园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75565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王莽竟是被小兵所杀? 刘秀称帝,实乃天意? 战争历史记录早记载的沙盘推演竟是马援用米堆成的? 宫斗中,邓绥为何以素颜示君? 光武帝为何放弃关中长安,转而定都洛阳? 杨震死后,竟有高一丈多的大鸟来参加葬礼? 汉顺帝竟然想通过抓阄立后? 两次党锢之祸为何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四大名琴之蔡邕“焦尾”是如何制成的? 皇甫嵩是如何招致董卓怨恨的? 《西汉兴衰史》姊妹篇 正史!深情!好看! 妙趣通解《后汉书》,谋略博弈,思想激荡,悲歌慷慨! 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
内容简介
本书底本为爱奇艺热播文史节目《谷园讲通鉴》东汉史讲稿,以《资治通鉴》为叙事框架,以《后汉书》等正史资料为依据,剖析了东汉历史上主要的人物和事件,呈现了东汉皇朝治乱兴衰的全过程,兼及佛教、道教兴起等思想史问题,内容丰富,下笔严谨,词采动人,别开生面,填补了东汉通俗史书的空白。 东汉史对于汉民族、汉文化的形成,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不读东汉史,理解不了中国。
作者简介
谷园,“中国式励志”理念的开创者,致力于传统经典现代化的传承工作,把四书五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韩非子》、《史记》《资治通鉴》等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经史著作,全部梳理解读为接地气的适合大众阅读的中国式励志书。目前已出版《吃透曾国藩》《人生四书》《简易经》。 谷园先生是资深互联网专家,十多年前即创办运营模具网、国画网等大型网站,现供职于某市委机关,对民营经济和机关文化都有深切体验和研究。 另外,谷园先生的书法造诣深厚,习书二十余年,主攻黄山谷,作品多次入选各级展览。
目录
《东汉兴衰史(上)》
一、 王莽之败(上)
二、 王莽之败(下)
三、 昆阳之战
四、 刘秀的奋斗
五、 刘秀逆袭定河北
六、 刘秀称帝
七、 刘秀降赤眉
八、 刘秀四面出击
九、 隗嚣的选择
十、 公孙述的教训
十一、刘秀柔道治天下
十二、刘秀的神道设教
十三、伏波将军马援(上)
十四、伏波将军马援(下)
十五、东汉婚姻故事
十六、刘秀父子的戒心
十七、佛教来了
十八、太子的老师
……
《东汉兴衰史(下)》
摘要
     一、王莽之败(上) 始建国元年(9)正月初一,王莽篡汉,即位新朝皇帝。过了不到十五年,地皇四年(23)十月,他的身体被剁碎,只剩下一个囫囵脑袋,被悬头示众。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他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亡国皇帝,至少大一统的开国皇帝没他这样的。秦朝虽也只有十四五年,毕竟传到了秦二世,秦始皇活着时没人敢整事。那么,王莽怎么就这么悲摧?他哪里做错了呢?不妨先听听钱穆先生是怎样讲的。他这样概括王莽的新朝政治: 举其尤要者,如王田、废奴,用意在解决当时社会兼并,为汉儒自贾、董以来之共同理想。其他如“六筦”“五均”,有似武帝时之盐铁、酒榷、算缗、均输……仍为裁抑兼并着想。—《国史大纲》王莽新朝政治有裁抑兼并的想法,其实,这并不新鲜,早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即有此政治理想。《礼记·礼运·大同篇》讲: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孔子认为,人类社会曾出现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形态,天下人皆为公而不为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依然创造财富,却不据为己有,财富都是公有的。“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工作都是出于天性喜好,而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能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所有弱势人群都能得到积极的帮助,整个社会安定、祥和。孔子称之为“大同”的这种理想社会,随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共同理想。 王莽年轻时即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信徒。 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汉书·王莽传》 王莽主攻的经书正是《礼经》。《礼记》大致是《礼经》的讲义,他对于大同社会必然了解和向往。只是,《礼记》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太简略,真想建设这样的社会,必须有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那么,有没有具体的指导文献呢?好像没有。 王莽挺困惑:刘歆,你书读得多,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书? 刘歆与王莽年轻时都在汉成帝手下当黄门侍郎,是好朋友,王莽当时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书。直到几年后,正在秘府校书的刘歆有一天兴冲冲地跑来:王侯爷,此前您跟我说过的那种理想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书,我找到了,它叫《周官》,是当年河间献王进献给武帝爷的,一直在秘府里放着,没人看。它应当是周公制定的一套国家制度。您看看吧! P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