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翻译与传播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研究

翻译与传播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研究

  • 字数: 22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苏涛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3120260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翻译传播学、生态翻译学及译介学理论,在实地调研、访谈与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具有代表性的安徽非遗译介的现状、特色、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并精选了部分安徽非遗译介文本供读者借鉴与学习。本书凭借充分的实证调研、即时的信息采集、较高的原创价值,填补了安徽非遗译介研究的空白,对于探索具有普适的哲学理据,又符合翻译基本规律的译论范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我国非遗译介研究综述
第一节 非遗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非遗译介研究文献回顾
第三节 非遗译介研究的整体特点概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一章 非遗译介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第一节 翻译传播学理论
第二节 生态翻译学理论
第三节 译介学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徽民间文学类非遗译介研究
第―节 安徽非遗译介概述
第二节 安徽民间文学类非遗译介概述
第三节 民间文学类非遗的特征
第四节 民间文学类非遗译介的突出问题
第五节 民间文学非遗译介的策略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徽传统戏剧类非遗译介研究
第一节 安徽传统戏剧类非遗概述
第二节 安徽传统戏剧类非遗译介概况
第三节 戏剧译介及安徽戏剧类非遗译介关注的问题
第四节 “互联网十”背景下安徽戏剧类非遗译介的策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译介研究
第一节 安徽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非遗概述
第二节 安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译介概述
第三节 安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译介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安徽非遗译介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节 非遗译介生态研究范式
第二节 安徽非遗译介策略
附录
附录一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译介文本
附录二 《花木兰》译介文本
附录三 《牛郎织女的传说》译介文本
附录四 《毛笔的由来》译介文本
附录五 《墨的故事》译介文本
附录六 《蔡伦与中国造纸术》译介文本
附录七 《驾青牛西去也》译介文本
附录八 《黄梅戏经典唱段(节选)》译介文本
附录九 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