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律人类学论丛(第8卷)

法律人类学论丛(第8卷)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60207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律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和研究的学科,它处于法律学与人类学的交汇点,是一门交叉性的分支学科。作为19世纪中后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法人类学是传统法学和传统人类学的扩张与“互渗”,要求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对法律进行动态性的研究,认同法律多元,认同非国家法律,要求运用国家法律与非国家法律寻求纠纷解决以维护社会秩序。本书是《法律人类学论丛》第8卷,分别从理论与研究方法、制度与规范研究等视角进行探讨,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立足于跨文化的比较,深入田野,不断探索法律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经验”。
作者简介
"吴大华,1963年生,侗族,法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云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第三届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次工程重量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刑法学。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原副会长暨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团体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国家民委法律顾问,国家民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先后出版《民族法学通论》《民族法律文化散论》《民族法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知易行难—法治演讲录》等个人专著13部,合著《侗族习惯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通论》等35部,主编《民族法学》、《中国民族法治发展报告蓝皮书》等30余部;发表法学论(译)文400余篇;主持“建设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体系 维护民族大团结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思想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后期资助课题6项;“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
目录
第一编理论与方法
当代西方法律人类学研究对象的改变及其影响
法人类学研究方法新探
民国时期法律人类学传播史研究
从“法律人类学回家”来回顾法律人类学的发展史
自创生理论视域下的环境习惯法运行系统研究
第二编制度与规范
论乡风文明建设在民族地区特色村镇保护发展中的内核作用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反思及完善
民俗习惯与刑事法律何以共处:正当民俗行为的构建
W县殡葬改革中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互动研究——基于行动的“嵌入性理论”视角
民族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贵州经验与思考
道歉理论对我国医疗纠纷解决的启示与意义
甘南藏族自治州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探析
第三编经验与田野
南方民族走廊的生产、生活法人类学研究——南方民族走廊法人类学研究系列之二
基层软法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以文山州为例
监狱青年民警主动离职现象探析——基于S省监狱系统的观察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公共法律服务的实际运作调查报告
第四编其他研究
哈萨克斯坦伟大诗人、思想家、阿拜·胡楠拜的法律思想初探
中国传统法律中的阶级上升制度——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后的延伸思考
第五编域外视窗
北欧三国与萨米人法律关系的新构建
法律人类学回归故里:法律民族志简史
新中国70年民族法治历程与法律人类学研究——第九届法律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综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