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 字数: 63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224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及教学大纲的规定,《中药化学》内容以中药为对象,系统介绍各类型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检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具体实例等。同时,结合中药化学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对中药化学相关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进展进行介绍,以积极、慎重的态度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内容,适当增加知识扩展和案例思考,在良好掌握中药化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综合分析能力。
本教材供中药学、药学中医学等相关专业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001
第二节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002
一、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002
二、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005
第三节中药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007
一、中药化学成分简介007
二、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008
第四节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013
一、中药成分的提取方法013
二、中药成分的分离方法018
第五节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029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纯度检验029
二、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的预判030
三、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式的确定和不饱和度的计算031
四、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的确定032
第六节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045
一、国内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045
二、国外植物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046
第二章糖和苷类化合物
第一节糖和苷类化合物概述050
一、糖类化合物050
二、苷类化合物050
第二节糖类化合物050
一、糖的结构分类与立体化学050
二、糖的理化性质056
三、糖的提取分离057
第三节苷类化合物059
一、苷类的结构与分类059
二、苷类的理化性质062
三、苷类的提取分离066
第四节糖和苷的结构鉴定068
一、苷类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068
二、核磁共振谱在糖和苷类结构鉴定中的应用068
第五节糖的生物学活性072
一、免疫调节作用072
二、抗肿瘤作用072
三、降血糖作用072
四、抗氧化作用073
五、其他作用073
第六节中药多糖实例073
一、灵芝多糖073
二、茯苓多糖074
第三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概述076
第二节简单苯丙素077
一、简单苯丙素的结构与分类077
二、简单苯丙素的理化性质079
三、简单苯丙素的检识079
四、简单苯丙素的结构鉴定079
第三节香豆素079
一、香豆素的结构与分类080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083
三、香豆素的检识085
四、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085
五、香豆素的结构鉴定086
第四节木脂素088
一、概述088
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088
三、木脂素的理化性质093
四、木脂素的检识094
五、木脂素的提取分离094
第五节苯丙素的生物活性094
一、抗病毒作用094
二、抗炎作用095
三、保肝作用095
四、抗肿瘤作用095
五、作用于心血管系统095
六、抗氧化作用095
七、抗菌作用095
八、其他作用096
第六节苯丙素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096
一、丹参096
二、独活096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概述099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099
一、苯醌类099
二、萘醌类100
三、菲醌类100
四、蒽醌类101
第三节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04
一、物理性质104
二、化学性质104
第四节醌类化合物的检识107
一、理化检识107
二、色谱检识107
第五节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07
一、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107
二、醌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108
第六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110
一、紫外光谱110
二、红外光谱111
三、核磁共振波谱112
第七节醌类的生物活性115
一、抗肿瘤作用116
二、抗病毒作用117
三、抗菌作用118
四、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118
五、其他作用118
第八节含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实例118
一、紫草118
二、丹参119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概述121
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21
一、黄酮类123
二、黄酮醇类124
三、二氢黄酮类124
四、二氢黄酮醇类124
五、异黄酮类125
六、二氢异黄酮类125
七、高异黄酮类125
八、柍D酮类126
九、查耳酮类126
十、二氢查耳酮类127
十一、橙酮类127
十二、花色素类127
十三、黄烷类化合物128
十四、双黄酮类128
十五、其他黄酮类128
第三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29
一、性状129
二、旋光性130
三、溶解性130
四、酸碱性131
五、显色反应131
第四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133
一、理化检识133
二、色谱检识134
第五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35
一、提取135
二、分离136
第六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137
一、紫外及可见光谱137
二、红外139
三、质谱139
四、核磁共振氢谱特征142
五、核磁共振碳谱特征146
第七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150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