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阅读与品格

阅读与品格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作者: 冯馨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96380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阅读是学生接受新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提升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去感知世界、了解社会、辨别是非、获取能量
内容简介
阅读是学生接受新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提升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去感知世界、了解社会、辨别是非、获取能量。 本书以“阅读”为切入点,梳理了学生阅读、学校阅读、家庭阅读、社会阅读的特点,对阅读培育学生的品格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和积淀,形成了阅读与品格的“关系细说”和“价值演绎”,向读者展现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品格养成的生动画面。
作者简介
冯馨,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作文教学评比特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市、区级刊物;参与主编并出版《“习惯”成就“阅读”》《“优教”成就“栋梁”》,出版专著《看冯馨老师上语文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为支撑,深耕阅读领域,对阅读的价值意义及作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实践。
目录
序(薛峰)
A 阅读篇
一、什么是阅读
(一)阅读,人的生存方式
1.阅读的本源
2.阅读的界定
3.阅读的依赖
(二)阅读,一种精神呼吸
1.阅读作为精神呼吸的特质
2.阅读作为精神呼吸的形态
3.阅读作为精神呼吸的演绎
(三)当今阅读的繁衍
1.阅读是“立体”的
2.阅读是“宏技术”的
(四)学校阅读的地位
1.从组织方式上看
2.从根本任务上看
3.从功能作用上看
二、小学生阅读的特点
(一)接受性与启蒙性
1.接受性
2.启蒙性
(二)兴趣性与随众性
1.兴趣性
2.随众性
(三)情境性与个体性
1.情境性
2.个体性
(四)学科性与广泛性
1.学科性
2.广泛性
B 品格篇
一、什么是品格
(一)品格的特性
1.品格与道德
2.品格与人格
3.品格与品质
(二)品格,人的立身之本
1.人以什么立身
2.品格对人健康成长的意义
3.品格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三)品格,建构的多元性
1.时代呼唤的品格
2.社会需要的品格
3.自我需要的品格
二、小学生心理及品格的特点
(一)单纯性与幼稚性
1.单纯性
2.幼稚性
(二)模仿性与冲动性
1.模仿性
2.冲动性
(三)猎奇性与偏执性
1.猎奇性
2.偏执性
(四)易感性与可塑性
1.易感性
2.可塑性
C 阅读与品格篇
一、阅读养成与品格塑造
(一)阅读兴趣激发
1.阅读兴趣——品格塑造的“加油站”
2.阅读兴趣——品格塑造的“催化剂”
(二)阅读习惯养成
1.在阅读坚持中成习惯
2.在阅读互助中成习惯
3.在阅读分享中成习惯
(三)阅读价值引领
1.开展价值“引领式”阅读的基础
2.探索价值“引领式”阅读的实践
3.发展价值“引领式”阅读的路径
二、阅读能力与品格发展
(一)阅读能力于品格发展的意义
1.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2.阅读能力在品格发展中的地位
(二)阅读能力的提升
1.用好教科书
2.做好练习“题”
3.修好教师“心”
三、阅读空间与品格历练
(一)学校阅读
1.环境的熏陶
2.课程的底色
3.品格的习得
(二)家庭阅读
1.学习
2.共情
3.交流
4.陪伴
(三)社会阅读
1.阅读身边人
2.关注周遭事
3.抒发爱国情
四、阅读分众与品格形成
(一)个体阅读
1.专注的阅读
2.深入的思考
(二)伙伴阅读
1.学会合作
2.积极进取
3.乐于分享
(三)亲子阅读
1.以沟通为桥梁
2.在视听中共赏
3.以个性为抓手
4.在激励中进步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