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嵇康传
字数: 16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王晓毅
出版日期: 2022-08-01
商品条码: 978757320362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1800年前,一个中国文人为我们真实演绎了:在特殊时代,人应该如何生活,又该如何死去?
作者以感同身受的视角,带我们走进魏晋这个禁锢与纵欲并存、醉意与清醒共处的特殊时代。借助历史的朱痕墨迹,融知识、感悟、体验于一体,系统性地还原了嵇康的生命历程与思想道路。既写出了独立不群的嵇康,也写出了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嵇康。对嵇康的朋友、敌人向秀、阮籍、吕安、钟会等人,虽着墨不多,却如透视般精神跃然。生命之矛盾、艰难与高贵,在简单的叙述中显露出来。
作者简介
王晓毅,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对魏晋玄学用力较多,形成了思想史与社会政治史结合的学术特色。出版著作9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两次获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目录
前言
引子
第一章梦想
一、幼年丧父
二、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三、混沌已死
第二章求索
一、正始清谈的后起之秀
二、真诚与虚伪之辩
三、聪明与勇敢之辩
四、音乐与情感之辩
第三章彷徨
一、竹林之游
二、高平陵政变之后
三、七贤分化
四、何去何从
第四章避世
一、从山阳到河东
二、养生之辩
三、住宅与命运之辩
第五章愤起
一、无处逃避的心灵
二、攻击读经的经学家
三、与山涛“绝交”
第六章寂灭
一、吕安案
二、狱中反省
三、《广陵散》绝响
尾声
附录
一、我与恩师的“竹林之游”
二、“竹林七贤”考
三、嵇康哲学新论
后记
摘要
黄初四年(223),嵇康诞生了。 翻开中国哲学史的年谱,不难发现黄初后期是一个少年才子云集出世的时间。也许冥冥中真有左右人类命运的神秘宇宙意志,也许是时势造英雄,总之白黄初四年开始,鬼使神差似地依次降生了嵇康、钟会、王弼三个早熟的少年怪才,他们十几岁时就已经是因创建玄学理论而闻名天下的大思想家了。他们的存在,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天才们得以成长的历史机遇是共同的:汉魏之际几近空白的思想舞台痛苦地呼唤着文化伟人的出现。但是天才各自独特的生活道路,却使他们在未来的早期玄学悲喜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出身儒学世家的王弼,扮演了抽象的思维哲人;出身刑名世家的钟会走向了政治功利;而本书的主人公嵇康呢?他那孤傲洒脱的气质、恣肆的文采、直面人生的勇敢和那几乎是他着意造成的自我毁灭的悲剧式结局,都离不开其混沌时代的人生机遇。 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和晚年丧子被视为人生三大不幸。嵇康一来到人间,就遇到了第一大不幸——当他尚在襁褓中时,父亲就命归黄泉了。 汉魏时期,政府官员的薪金很低,那些仅靠官俸不贪污又不治私产的官员死后,家中往往穷得徒有四壁,妻子儿女只得居草屋作苦工维持生计,刺史、太守子弟砍柴放牧的记载不绝于史书。对家境贫寒之官宦子弟中的文化天才来说,幼年丧父之大不幸所换来的某种自由,会在生存的重压下失去意义,因为幼年的饥饿会造就过于务实的品质,即使日后不变成鼠目寸光的庸人,那些为撞开仕途大门而在牛背上苦读圣贤书的神童,步入官场后也一般难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浪漫气质。从这个意义上看,嵇康是幸运的,那位早逝的“督军粮侍御史”父亲,在为国理财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料理家财,留下了使妻儿免于冻馁的产业,而长兄的艰苦经营又成功地撑起了门户,使嵇康得以生活在不愁温饱的小康之家中。 也许是出于对孤幼的深切怜悯,母亲和兄长对嵇康的养育方式属于溺爱型,接近不加管束,“有慈无威”,使其得以随心所欲地生活。 这种无拘束的生活方式,可称之为“天才的懒散与凌乱”,对文人气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对现实生活过多注意,那么超越现实的力量则必然削弱。只有忽视或暂时忘却生活琐事,才能真正投入精神境界,在艺术遐想或哲理思辨中遨游。汉末名士陈蕃不肯洒扫庭院,“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是因为他生活在救世精神境界中;嵇康赖床,是因为他沉浸在艺术世界的畅想中,这是日后创作的思想体操。 “母兄见骄”,不加管束的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起居方面,他们对嵇康的文化教育也放任自流。所以当与嵇康同辈的钟会正在其母张夫人的严厉管教下,按传统的训练程序背诵儒家经典,在枯燥的教条中挣扎时,嵇康则是生活在“不训不师”的环境中,没有任何固定的老师来教授其学问。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嵇康母兄的溺爱,另一方面则是由曹魏初期特殊文化环境造成的,因为那个时代精神世界的“父亲权威”——汉代经学刚刚死亡。 两汉时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拜师求学。这是因为汉代选官制度选材标准有二,一是有道德操行,二是要通一种经书。经学有严格的师承关系,没有师授的学历,政府不予承认。在仕途的刺激下,汉代师学十分发达,一个有名经师门下甚至要聚集成百上千的学生。曹魏帝国建立后,虽然也号召人民读经就学,但是选官制度却向变相世袭制转化,优秀的经师及生徒都得不到高官,因此,求师读经的风气一落千丈。P5-8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