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埃里克·弗洛姆:人类处境的探索者

埃里克·弗洛姆:人类处境的探索者

  • 字数: 1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英)安妮特·汤姆森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720095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埃里克·弗洛姆:人类处境的探索者》由(英)安妮特·汤姆森著
作者简介
安妮特·汤姆森(Annette Thomson)英国开放大学、西苏格兰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学教师。
目录
前言1
致谢3
第一章弗洛姆其人1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一个德国犹太人3
更深更广的追求:精神分析与社会学9
新大陆,新视界:在美国的岁月16
弗洛姆是自己的“预言家”吗?从墨西哥返回欧洲22
第二章弗洛姆论“人”33
“男人”还是“人”?33
人的存在:身体与意识之间34
从人类处境中产生的心理需要36
生命取向:恋生性取向与恋尸性取向40
性格取向:创造性取向与非创造性取向42
有关社会性格的实证研究48
自由与关联:个体的发展50
自由与关联:人类的发展52
改变生活58
弗洛姆思想的渊源61
评价弗洛姆的“人”论63
第三章爱:一种特殊的艺术?69
理想的爱:成熟的爱与共生性结合71
爱的技巧73
成熟的爱的品质77
爱的类型80
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联83
同性之爱85
逃避存在性焦虑的非创造性方法88
爱的社会背景90
评价弗洛姆关于爱的观点93
第四章心理治疗的艺术101
弗洛姆式“技术”?102
精神分析的本质:认识自己103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108
视弗洛姆为分析师和教师122
评价弗洛姆的治疗取向124
第五章社会出了什么问题?129
存在性需要的社会背景130
历史背景中的社会性格134
对20世纪20年代德国工人的社会性格分析137
“二战”后的社会问题:“疯狂”社会中的异化个体141
如何让社会恢复正常?148
全球化与世界大同政治156
评价弗洛姆的社会观163
第六章烧毁船只,还是搭建桥梁?168
搭建桥梁169
烧毁船只178
通向未来探究的桥梁187
第七章弗洛姆的观点对当代的影响192
弗洛姆观点的价值193
21世纪的弗洛姆思想197
21世纪的“占有”取向200
“占有”“行动”还是“存在”?203
心理治疗与咨询209
当代社会的教育210
当代社会的工作212
推进弗洛姆的思想216
索引219
摘要
     第一章弗洛姆其人 20世纪60年代,弗洛姆(Erich Fromm)在美国和墨西哥的名气达到鼎盛之时,他每个月都能收到大约30份请他做讲座和参加论坛的邀请。这些讲座和论坛吸引了大量的听众。例如,在芝加哥大学举办的活动,有2000名学生参加.而在墨西哥城举办的活动,参加的听众更是超过3000人。弗洛姆的一些著作成了国际畅销书,而且被翻译成世界上大多数重要的语言。很多学术领域和治疗领域(包括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都将弗洛姆视为领军人物。弗洛姆还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从教育到核裁军等一系列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发言人。 他的思想引起全世界成百上千万民众的共鸣,在盛名之时受到近乎膜拜的礼遇。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弗洛姆在他80年(1900-1980)富有创造力的一生中,曾经历20世纪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剧变。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犹太教养方式在德国的影响,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在美国和墨西哥所产生的影响的痕迹。尤其是在晚年,弗洛姆重新建立了与欧洲的联系,并定居瑞士。弗洛姆优选的贡献在于他对他那个时代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些分析与他关于人类处境的观点联系在一起。弗洛姆试图将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要观点结合在一起,这种颇具创造性的尝试使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就像我们在本书后面章节将看到的,他的这种尝试还为当前的讨论提供了许多高度相关且振奋人心的主题。 本章将重点阐释弗洛姆生活和工作中的几个主题,并简要介绍弗洛姆与精神分析领域、社会学领域一些重要人物的关联,以此表明他的理论与当时各种思想和发展的丰富结构是相适应的。 弗洛姆是一位人类处境的探索者。他提出了一些关于我们如何才能过上一种有意义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如我们怎样才能发展出爱的关系?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允许我们实现自身潜能的社会?这使他走上了一条独特而又宽广的分析之路,其中包括对宗教、哲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和政治的研究。他试图探索不同因素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为了弄清楚这些影响,他还试图将不同的思维框架结合到一起。在他看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要比人为地维持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重要得多。 弗洛姆坚定地坚持自主(autonomy)与个性(individuality)。虽然他探索了宗教与哲学中不同思维传统的人本主义要旨,并承认其重要性,但他从不会盲从任何的信条、惯例或教义。对他来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何种方式来应对各种思想与传统,然后以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看待它们。从他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从不囿于任何学科或社会的“局外人”、一个不停追求真理与意义的人的故事。他的质疑思维使得他熟悉自己的思想,而且熟悉那些与他持共同观点者的思想,但同时也让他与主流社会及其结构之间保持一个临界距离。这一点也反映在他的愿望中,即他不想留下那些通常社会所认为的重要人物的象征物:他不让别人为他写传记,也不想建坟墓。他的骨灰撒在了马焦雷湖(Lago Maggiore)中。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弗洛姆钦佩那些真正致力于自身信念的人。我们可以从那些他称之为榜样的人身上看到这一点,也可以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中看到这一点。关注个人,正直诚实,并保持信念与实践之间的一致性,是弗洛姆身上表现非常明显的品质,在那些熟悉弗洛姆晚年生活的人眼中尤其如此。弗洛姆一直试图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一方面,他不断练习冥想、反省和自我分析;另一方面,他对当时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有广泛的兴趣。弗洛姆与听众连接的能力,他将个人意义的要旨传达给自己、听众和读者的能力,毫无疑问促使他成为这样一位富有影响力又可信赖的思想家,接触他思想的人总是将其思想视为深信不疑的信念,而不是干巴巴的学问或空洞的口号。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