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

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

  • 字数: 40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徐沛 等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143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以与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性状为对象,紧扣“生物学”主线,从植物对质量安全危害因子的吸收、转运、降解和响应机制及性状遗传改良等角度进行系统阐述。《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共8章,在绪论后的6章分别从植物的内外源毒素、植物对重金属的响应、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响应、植物对纳米污染物的响应、植物采后质量安全、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等6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考虑到植物质量安全性状与市场监管、环保等领域的密切相关性,专门设立“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及思考”一章。
本书适合植物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环境生物学、生态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也可供农业、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植物的质量安全问题1
1.1.1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规定1
1.1.2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2
1.1.3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溯源3
1.2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的概念及含义4
1.2.1植物的质量安全性状4
1.2.2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概念提出的背景5
1.2.3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的定义6
1.2.4植物质量安全生物学的研究意义7
参考文献8
第2章植物内外源毒素及其合成与降解的生物学机制9
2.1植物内源毒素合成途径9
2.1.1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合成10
2.1.2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合成路径14
2.1.3苷类化合物19
2.2植物内源毒素处置策略20
2.3植物外源毒素21
2.3.1黄曲霉毒素26
2.3.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28
2.3.3伏马菌素33
2.4植物外源毒素的去除及降解36
2.4.1黄曲霉毒素的去除和降解方法37
2.4.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去除和降解方法38
2.4.3伏马菌素的去除和降解方法40
参考文献40
第3章植物吸收、转运和响应重金属的生物学机制51
3.1植物中重金属的毒害作用51
3.1.1重金属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52
3.1.2重金属对植物生殖生长的影响54
3.1.3重金属对植物品质的影响55
3.2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转运机制57
3.2.1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57
3.2.2茎、叶对重金属的运输59
3.2.3籽粒中重金属的积累60
3.2.4重金属转运相关基因及miRNA60
3.3植物重金属超积累与抵抗的机制62
3.3.1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特征62
3.3.2植物重金属超积累性状的适应性64
3.3.3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制64
3.3.4国内外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研究现状与应用67
3.4气体信号分子与重金属抗性70
3.4.1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物合成70
3.4.2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重金属应答中的功能74
3.4.3气体信号分子间的交互作用对植物重金属应答的调控80
3.4.4展望81
参考文献82
第4章植物吸收、转运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学机制93
4.1有机污染物类别及成因93
4.1.1有机污染物的概念和主要类别93
4.1.2有机污染物的特性95
4.1.3植物有机污染物的成因95
4.2有机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选择性吸收、转运和生物毒性效应96
4.2.1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转运和积累96
4.2.2有机污染物对植物的生物毒性效应100
4.3生物对植物有机污染物的抗性及机制103
4.3.1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及机制103
4.3.2微生物对植物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及机制104
4.3.3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有机污染物及机制107
参考文献114
第5章植物吸收、转运纳米污染物及解毒的生物学机制117
5.1主要纳米污染物117
5.1.1植物纳米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17
5.1.2碳纳米材料118
5.1.3金属纳米材料120
5.1.4纳米材料的主要效应122
5.2纳米污染物在植株体内的循环机制122
5.2.1纳米污染物吸收机制122
5.2.2纳米污染物转运机制126
5.2.3纳米污染物吸收转运的影响因素127
5.3纳米污染物对植物的毒副作用129
5.3.1生长和外在表型响应129
5.3.2生理响应130
5.3.3生化响应130
5.3.4遗传响应131
5.4植物对纳米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和防御131
5.4.1生物转化131
5.4.2抗氧化防御133
5.4.3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134
5.4.4氨基酸代谢134
5.4.5脂质代谢135
5.5纳米污染物精准研究技术135
5.5.1位置和化学形态分析135
5.5.2定量分析137
5.5.3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137
5.6植物纳米毒理学研究展望138
参考文献138
第6章植物采后质量安全生物学145
6.1营养器官采后质量安全性状145
6.1.1根茎类产品采后质量安全性状145
6.1.2叶类产品采后质量安全性状149
6.2繁殖器官采后质量安全性状153
6.2.1花器官产品采后质量安全性状154
6.2.2果实采后质量安全性状158
6.2.3种子采后质量安全性状166
6.3植物采后质量安全调控机制169
6.3.1植物采后质量安全调控机制诠释169
6.3.2植物采后质量安全调控措施178
参考文献187
第7章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195
7.1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的技术基础195
7.1.1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的意义195
7.1.2植物质量安全性状改良的技术关键199
7.2植物质量安全性状的遗传基础203
7.2.1植物内外源毒素抵抗的遗传控制203
7.2.2植物重金属响应的遗传控制208
7.3植物质量安全性状遗传改良的典型案例211
参考文献214
第8章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及思考223
8.1我国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立法实践223
8.1.1我国植物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概况223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