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都铎王朝 宗教改革与权力之争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英)彼得·阿克罗伊德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条码: 978754479113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60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一套真正有故事的英格兰史,发扬史家的文学之魂,让历史更加鲜活具体这是一套真正用心讲好故事的历史,在史学写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阿克罗伊德再次提醒我们注意,讲好故事是一门多么重要的史家技艺,文学技法仍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过去的世界。英格兰历史上令人惊叹不已的人物在书中轮番登场:为“离经叛道”的婚姻而得罪天主教会的亨利八世,盛极一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运筹帷幄的温斯顿·丘吉尔……优秀的历史作品不仅仅包含准确的事实,精彩的叙事也会让历史暗流和时代精神变得更加鲜活具体。2、传奇作家阿克罗伊德用一生筹备,凭一己之力写出真正英国味的历史彼得·阿克罗伊德是英国文坛的代表性人物,深耕英国文化数十年,著有《伦敦传》《泰晤士河传》《阿尔比恩:英国想象的起源》《牛顿传》《莎士比亚传》《狄更斯传》等数十部关于英国及其伟人的历史著作。2003年,因很好的文化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他也是《Time Out城市指南》眼中的新一代英国“国民史官”。他准备了整整一生,从2011年动笔书写“英格兰史六部曲”,历经十年,凭一己之力为他挚爱的国度写下了一整套辉煌的民族史诗。3、激荡人心的中世纪史,在宗教改革和权力之争中看都铎王朝兴衰起伏本卷涵盖了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的、主要由都铎家族统治英格兰的历史时期。从亨利八世与罗马教会决裂而引发的宗教改革,到伊丽莎白一世开创的英格兰“黄金时代”。其间诸多激荡人心的权谋斗争,令都铎王朝波澜壮阔的一生跃然于纸上,而由该王朝发起的宗教改革,也为英格兰国教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海外众多媒体一致推荐!200余幅珍贵图片,再现历史精彩瞬间《泰晤士报》《观察家》《旁观者》《图书馆周刊》《书单杂志》《科克斯书评》《每日快报》齐声赞誉。六卷中文版精选221幅历史画作和照片,直观呈现富于视觉想象的英格兰历史。阿克罗伊德既是精于叙事的作家,也是史学功底深厚的历史学家,他以作家独有的细腻笔触,在把英国历史娓娓道来的同时,保证史实的严谨性和专业性。5、设有单卷本和盒装版,满足读者阅读和收藏的需求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和收藏需求,中文版既推出可以分卷购买的单册,也提供可整套购买的全集。全集附赠《英格兰史大事年表》手册,帮助读者更好地贯通大英帝国近两千年的兴衰史。
内容简介
“英格兰史六部曲”是历史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国基业》《都铎王朝》《叛乱年代》《革命世纪》《君临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笔触书写出这个传奇国家所经历的历史进程:这个曾经封闭的岛国,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议会制度、技术与思想的革命,以及贸易与殖民扩张,一步步成为一个领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以及在帝国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战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阿克罗伊德的写作传达出他对这个曾在人类文明中居于顶点的国家的深刻眷恋,既铸就了一部大国崛起的奋斗史和创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辉煌的民族史诗。《都铎王朝》是阿克罗伊德“英格兰史六部曲”的第二卷,涵盖了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的、主要由都铎家族统治英格兰的历史时期。本卷主要论及由亨利八世与罗马教会决裂而引发的宗教改革,以及其间英格兰王权围绕国教更迭而展开的斗争。在阿克罗伊德引人入胜的文笔之下,决绝的亨利八世、昙花一现的爱德华六世、试图复辟天主教的“血腥玛丽”以及开创了“黄金时代”的伊丽莎白一世,都铎王朝波澜壮阔的一生跃然于纸上。
作者简介
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1949— ),英国历史作家和小说家,著有“英格兰史六部曲”、《伦敦传》和《莎士比亚传》等六十多部作品。1984年当选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曾获毛姆文学奖、惠特布雷德传记奖和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威廉·海涅曼奖,2003年因其在写作方面的很好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王喆,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翻译学博士生,已出版《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等译著二十余部。
目录
1 阿肋路亚
2 遍身朱红
3 异端!
4 婚灾
5 上法庭
6 古而有之,真实不虚
7 国王的意愿
8 细脖子
9 大暴动
10 充公
11 老规矩
12 耶稣圣体
13 不贞
14 战争游戏
15 全家福
16 最后的日子
17 打碎祭坛
18 教宗党一个不留!
19 克雷迪顿的谷仓
20 治世之庸臣
21 九日女王
22 扶摇直上
23 父辈的信仰
24 焦虑的岁月
25 诀别
26 童贞女王
27 两个女王
28 三十九步
29 棋逢对手
30 春日之礼
31 阴谋与派系斗争
32 罢宴
33 蛙
34 大阴谋
35 永绝后患
36 无敌舰队
37 忏悔吧!忏悔吧!
38 落日
39 不驯之仆
40 末日
41 宗教改革
英格兰君主世系
延伸阅读
索引
译后记
摘要
国王颁布了一系列反教宗法令,加快了宗教改革的进程。亨利本无意在信仰或崇拜方式上创新,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传统天主教信仰体系中,教宗是基石。一旦把教宗抽走,整个体系就会削弱、崩塌。国家教会的出现最终会导致国家信仰的产生。有一个激进的传道员名叫休·拉蒂默,他在布里斯托尔传道的时候反对"朝圣、圣徒崇拜、圣像崇拜、炼狱崇拜",但此人一直支持国王同凯瑟琳离婚。1533年,在克伦威尔的提拔之下,拉蒂默入朝出仕。没过多久,他便派遣传道员前往全国各地宣传自己的宗教理念。他们所做的一切早已超越了亨利反对教宗的初衷,他们要做的是在天主教信仰的其他方面实施激进得多的举措。由此可见,宗教改革同王权至高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据记载,当时还发生了一些捣毁圣像事件。根据《最近这些灾难日子里的伟绩与丰碑,教会动人事迹集》(更广为人知的书名是《福克斯殉教者书》)一书的作者约翰·福克斯的记录,1531-1532年间宗教画像"在很多地方被卸下并摧毁"。埃塞克斯郡多佛考特村教堂里挂在中央走道和高坛之间的苦像--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像--被人抢走,随后被运到四分之一英里开外的某处焚毁,整个过程中"没有遭到任何神灵的阻挠"。这尊苦像据说有神力,能够让教堂的大门始终保持敞开状态。这件事给那些崇敬苦像的人当头一棒。三名涉事者被逮捕并绞死。 1533年秋,据记载,圣像被人们像"木块、石块"一般从教堂内扔出,市民们纷纷上前用针去刺,"想看看这些圣像会不会流血"。这些事件并非仅仅是胡乱破坏那么简单。当时传说只要卸下罗马教会的绘画,就能对其造成损害。尽管一定有些人将这些宗教画像看作奴役他们的工具,但多数人认为这些镀金的塑像和绘画是对穷人的侮辱。1534年,一名思定会议员写道:"今年,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天气很多。夏季尤甚,且总在奇怪的时间发生;此外还突发多起致命的热病,许多人的仁爱之心泯灭,人们失去爱心,不讲奉献,反倒异端思想和分裂活动频频发生。"当时,英格兰一片混乱。有人说亨利是传说中的"鼹鼠","天主会亲自诅咒他"。宗教问题依然需要议会审议。1533年末,枢密院为了制定相应政策天天开会,并召集了几个博学的教规学者做顾问。下一年初,召集议会。此次议会从1534年1月一直开到3月,确定并批准了国王以及枢密院所提交的所有议案。《继承法》将先前"教士服从"的现实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下来;《接近首税教捐法案》禁止向教宗进献钱财,同时对主教的选举做了规定;《豁免及一便士岁贡法案》确定坎特伯里总主教依宗教法行使豁免权。1534年3月,教宗克来孟七世裁定英王与凯瑟琳的婚姻依然有效,抹杀了安妮·博林与伊丽莎白的存在。据称亨利对教宗的裁定采取无视的态度,不过作为报复,教宗的名字被从祈祷书和祷文中删除。此外,亨利还进一步下令:"除用于侮辱或谴责之外",教宗之名"不得被记起,这个名字将被永远废除,直至销声匿迹"。既然教宗一词再不能提,那只能称其为罗马主教。当时,"教宗至上主义者"一词成了蔑称。是年冬,一个支持王权至上的司铎以教宗的形象堆了一个雪人,有四千人前来围观,看着雪人慢慢融化。 教宗宣布亨利同凯瑟琳婚姻依然有效之后没几天,英格兰议会通过了《教士服从法案》,并确定安妮·博林的孩子享有王位继承权。而这个法案还连带宣誓,即全国所有成年人都必须宣誓服从该法案的各项条款。实际上,这就是让所有人宣誓效忠,如果有人拒绝宣誓,便是叛逆。这个法案在议会中经过了几轮辩论之后通过,这些辩论旨在删除一些意思不明的字词,但毋庸置疑,该法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支持该法案便是同国王合作。实际上,另一项津贴法案使得国王不论在和平还是战争年代都能够从税收中取得收入。因此,下议院支持国王;贵族们支持国王,至少不公开表示异议;主教们支持国王,尽管私下有质疑和保留意见之声。当时,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没必要赌上身家性命"。但有两个人拒绝按照这一说法行事。 恐惧降临到了那些对国王以及他的新婚姻颇有微词并因此受到谴责的人身上。如今,他们可能被指控为叛徒。有个村民抱怨说如果有人三五成群走在一起,"治安官会上前盘问他们所谈何事,稍有嫌疑便将其逮捕"。一份法庭文件中记录了一小段对话:"知足吧,要是你把我告了,我会说我啥都没讲过。"伊拉斯谟写道:"之前还有朋友给我写写信、寄点礼物,现在信没有了,礼物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大家都如惊弓之鸟。"1534-1540年间,有三百人因叛逆罪被处决。大批人逃往国外。托马斯·克伦威尔亲自负责调查嫌疑人。他在给莱斯特郡一位司铎的信中写道:"依照国王的意愿及命令,你必须即刻来我面前补救你的罪过,不得推托、不得延误……"除此之外,他还发出过许多同此次类似的不善之邀。尽管当时那个时代还没有"监视之国"的概念,所以不能张冠李戴,但很显然克伦威尔和其手下创造了尽管不太正式,却行之有效的控制系统。一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