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大法律评论 第21卷·第2辑

北大法律评论 第21卷·第2辑

  • 字数: 3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320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辑以苏永钦的《法学怎样跟上时代的脚步》作为专题的核心内容,重思法教义学的发展历程及法学未来发展的可能。围绕这篇文章,不同学者讨论了法教义学的四种想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专题体系,可以为法教义学乃至法学整体研究的发展方向带来重要的启发。论文部分密切关注了法学各子学科的近期新动向,包括对刑事诉讼法发展新动向的比较法上的考察、海外国际法史研究新动向及其启示,以及近两年较为热门的刑事责任年龄设定问题。译文部分《强奸何以为恶》从法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以往对强奸之所以为恶的误读,以别具一格的眼光探讨了强奸之罪恶所在。
内容简介
本期共15篇文章。本期有一篇特稿,为《法学怎样跟上时代的脚步》。评论栏目的主题为“法教义学的四种想象”,包括《隔岸观法:如何看待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发展前景》《参照适用法律技术是照亮大民法典的阿拉丁神灯》《部门宪法的回归之道:以中国劳动宪法为例》《民法规范的属性与刑民交叉的判断逻辑》。名家论道栏目,包括《数字法治的三维面向》。论文部分包括《刑事诉讼法发展的新动向:比较法上的考察》《从万民法到万国法——论欧洲中世纪到近代早期“国际法”理论的嬗变》《“转向历史”如何可能——海外国际法史研究新动向及其启示》《英国国王专权的思想史考察》《辩护律师程序独立论——独立辩护论的第三维度》《刑事责任年龄的争议、设定与反思——以德国法为路径的展开》《 法治现代化视阈下的“习惯法”与“民间法”之辨——兼论怒族传统规范的现代性转型》。译文栏目包括《语言、文化、法律传统与国际刑事司法》《强奸何以为恶》。
作者简介
《北大法律评论》创刊于1998年,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指导下各方向优秀博士生作为编辑委员会成员编辑出版的专业学术刊物,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系CSSCI来源辑刊。本辑中,马长山、魏晓娜、尤陈俊、王雷、阎天、陈少青等多位专家学者撰稿,讨论法教义学的四种想象、数字法治的三维面向、刑事诉讼法发展新动向等前沿问题。所有最后选用文章均经过了专业编辑多次编辑校对,专业方向学者两次外审,编委会全体成员投票表决,审读专家专业审读确认及政治审读确认。
目录
本期特稿
苏永钦 法学怎样跟上时代的脚步

评论:法教义学的四种想象
尤陈俊 隔岸观法:如何看待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发展前景
王雷参 照适用法律技术是照亮大民法典的阿拉丁神灯
阎天部 门宪法的回归之道:以中国劳动宪法为例
陈少青 民法规范的属性与刑民交叉的判断逻辑

名家论道
马长山 数字法治的三维面向

论文
魏晓娜 李雪松 刑事诉讼法发展的新动向:比较法上的考察
郭逸豪 从万民法到万国法——论欧洲中世纪到近代早期“国际法”理论的嬗变
卓增华 “转向历史”如何可能——海外国际法史研究新动向及其启示
吴景键 英国国王专权的思想史考察
高洁 辩护律师程序独立论——独立辩护论的第三维度
刘赫 刑事责任年龄的争议、设定与反思——以德国法为路径的展开
匡梅 法治现代化视阈下的“习惯法”与“民间法”之辨——兼论怒族传统规范的现代性转型

译文
迈克尔·博兰德 著 严泽岷 杨馨淏 译 语言、文化、法律传统与国际刑事司法
约翰·伽德纳 斯蒂芬·舒特 著 仝帅 译 强奸何以为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