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升级版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升级版

  • 字数: 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作者: 李跃儿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251394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深入探讨教育本质,强调营造轻松家庭氛围和保护孩子自身潜能,在教育投入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缓解父母的焦虑心态。案例丰富,其中亲子关系断裂重建、唤醒儿童心灵等案例震撼心灵。尊重儿童自然天性,不做用力过猛的焦虑型家长。 2. 作者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在行业及家长群体中有相当知名度,现为清华大学幸福校园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女园长协会常任理事,曾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称号、搜狐教育盛典“教育木兰奖”等,曾为《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 3. 畅销20年升级版, 2013版开卷数据累计达103599。新版为彩色插图升级版,插画由作者培训班孩子所画,诠释书中“呵护孩子自然天性”的理念。 4. 语言富有诗意,形成独特的意境,金句频出,发人深省。
内容简介
儿童的心灵就像珍贵的艺术品,需要父母用心思、用灵魂好好感悟。爱得过多、爱错了方向,都会使孩子内心蒙尘。本书是李跃儿多年来教育实践的精华,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如何培养有抗挫折力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如何与孩子对话、如何识别孩子的焦虑和不安……尽管饱含技巧,但技巧在本书中并非重点,因为再多的技巧都终将回归于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爱。如何智慧地去爱,怎样在自己、在孩子心中培育爱从而使爱形成不竭的循环——这才是父母乃至整个社会需要探索的课题。
作者简介
儿童教育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 跃儿教育、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 40年深入探索,为父母和孩子提供指引 · 北京市女园长协会常任理事 · 清华大学幸福校园教育工作者 · 曾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称号、搜狐 教育盛典“教育木兰奖”等 · 2018世界园长大会(WPC)特邀专家 · 曾为《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 系列著作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2》 《关键期关键帮助》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目录
第一章 天使,还是上帝
1. 身后的小影子
睡着了
醒来了
一声鸟鸣
雨过花开
此花非彼花
独一无二的送礼方式
身后的小影子
欣赏美丽心灵
2. 爱是教育的前提
感悟童心
在爱的基础上
当婴儿如饥似渴的时候
心中的莲花
天使,还是上帝
第二章 棍棒之下出“逆子”
1. 柔情如钢
柔情如钢
儿子的打工生涯
爸爸,我想对你说
2. 棍棒之下出“逆子”
大案背后
棍棒之下出“逆子”
谁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灵魂的逃亡
3.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浪子为何不回头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希特勒的成因
4. 驯养儿子
穿越精神的时空隧道
一只等待被爱的小狐狸
驯养儿子
第三章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1. 爱的里程碑
女人为什么要长“奶糕糕”
男人长的是“鸡鸡”
老师,我有个办法
爱的里程碑
2. 鸡毛掸子
犯错的小孩
他是英雄
幸福港湾
3. 回头一瞥的时刻
猴群忽至
大限将临
你同情谁
秋收
砸枪
山谷里剩下一堆白骨
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第四章 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1. 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
人才是“人”与“才”的结合
……

摘要
     睡着了 我讲个故事,一个名叫杨一帆的5岁女孩,她被送到我这里来的时候就像睡着了似的,无论老师讲得多么有趣她都没有反应,画画也是一样。 杨一帆被爷爷奶奶带成了“问题孩子”,老人一天到晚把她抱在怀里,不让乱跑,怕摔着,也不与孩子交流。这样,她就很少得到必要的刺激,大脑被闲置了,荒芜了。 当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孩子的妈妈时,她非常生气,以为我说她的孩子是智力障碍者。在我讲清智力障碍者与不会思维的区别之后她才舒了口气,但她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孩子接回了家里。由于不懂教育,不能很好地理解“儿童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儿童成长”这样的道理,只知道画画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就找来简笔画逼着她拼命地画。一只小鸟要画五遍,直到接近背下来。这样反而使情况更糟,因为孩子一来到班里,只要妈妈不在,她就什么都不画了。 醒来了 在班里,我们想了好多办法,比如活跃她周围的气氛,不停地与她周围的孩子一起说笑,给他们改画,使其尽可能多地受到影响。 有一次,一个孩子问:“老师,树怎么画呀?”那个孩子正好坐在杨一帆旁边,我走过去,说:“树嘛,太好画了!你瞧,拿上笔,这样,鸣、呜、呜,乱绕,三绕两绕,不就长出一棵树来了。” 杨一帆一咧嘴,有了反应。 我得趁热打铁。到了评画的时候——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评画方法——为了杨一帆,那天我专门安排了点击的方式,就是将画贴在黑板上面,让孩子依次来到黑板跟前,认为哪幅画画得优选就用小棍朝画点击一下。如果哪幅画被点击的次数最多,作者就算优胜者。全班的孩子一起高举起大拇指齐声大喊:“耶——” 孩子们纷纷上来,有的上来两三次了,但是杨一帆仍然坐着不动。我说:“杨一帆,你愿不愿上来点击一下?”她听了很紧张,呆呆地望着我。我说:“杨一帆,该你了,小棒子给你。”我的话刚说完,就见她抬了抬屁股,我想着她八成不会起来,没想到她竟然站起来了!尽管磨磨蹭蹭地,惶恐不安地,但还是走了上来,接过小棒,转身在一幅画上面点了一下。我笑着对全班说:“杨一帆真勇敢,大家为她鼓掌!”全班“哗”地拍起巴掌来,这一下,杨一帆像是突然醒来了,活了,下去了还要上来,连续上来了5次,而且点击的都是同一幅画。她不是为了点击画上来的,她是在体验举手、点击以及从没有过的在大众面前表现的那种感觉,这一点可能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一声鸟鸣 有一天我们上故事课,就是先讲故事,讲完了再画成连环画,课名叫《三颗纽扣》。“三颗纽扣”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一个木匠,独身一人,有一天他为自己造了一所带轱辘的房子,每天拉着房子挣钱糊口。 有天晚上三颗纽扣正在睡觉,天下起了大雨,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他问:“谁啊?”外面的人说:“雨太大了,请让我进屋里避避雨吧!”三颗纽扣说:“实在对不起,屋子太小了,只能容下我一个人。”外面的人说:“能容下一个就能容下两个,让我进来吧。”三颗纽扣听了觉得没办法拒绝,尽管屋子实在没法挤下两个人,但还是把门打开,那人就进去了。 刚一会儿,又有人敲门,说:“让我进去吧。”三颗纽扣说:“这个屋子只能容下一个人,现在已经两个人了。”那人说:“能容下两个就能容下三个,让我进去吧。”就这样,一个领着两个孩子的妈妈、牵着一匹马的国王以及大臣、侍卫全进来了。 一声鸟鸣,天光泛白。国王被三颗纽扣的行为感动了,心中的爱也被唤醒。他说:“为什么这间小屋能够装下这么多人还不显得拥挤呢?原因来自主人的爱心。因为他的爱心没有边际,所以小屋的容量也就没有边际。” P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