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态度变为形式 绘画与哲学十讲

当态度变为形式 绘画与哲学十讲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顾跃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099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的书名《当态度变为形式》源自1969年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举办的一次展览的名称,这是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中拥有影响的展览之一,此次展览强调了一种主观性艺术,艺术家将自己的态度或者内心世界直接转化到作品中,即赋予其内心世界以形式。作者以这一观念为出发点,系统性地论述了当代艺术的概念及背后的哲学语境,探讨了在面对复杂的当代文化现象时,艺术家必然会做出的各自不同的回应和实践。本书针对当代艺术中的十个主题进行阐释,其中包括“当态度变为形式”、“块茎”理论的艺术实践、“似与不似”传统画论,以及“景观社会”中身份与非场所空间等。书后附作者在近三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的艺术作品的精美插图。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将自身沉浸在画者、研究者与观者三个角色的置换中,精神性在可见与不可见的自然中,终将感知世界把握成一幅画作。
内容简介
本书的书名《当态度变为形式》源自1969年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举办的一次展览的名称,这是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中拥有影响的展览之一,此次展览强调了一种主观性艺术,艺术家将自己的态度或者内心世界直接转化到作品中,即赋予其内心世界以形式。作者以这一观念为出发点,系统性地论述了当代艺术的概念及背后的哲学语境,探讨了在面对复杂的当代文化现象时,艺术家必然会做出的各自不同的回应和实践。本书针对当代艺术中的十个主题进行阐释,其中包括“当态度变为形式”、“块茎”理论的艺术实践、“似与不似”传统画论,以及“景观社会”中身份与非场所空间等。书后附作者在近三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的艺术作品的精美插图。作者在书写的过程中,将自身沉浸在画者、研究者与观者三个角色的置换中,精神性在可见与不可见的自然中,终将感知世界把握成一幅画作。
作者简介
顾跃,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理论与创作研究室主任,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当代艺术展、获奖并被收藏。著有《重影:顾跃当代美术论稿》《20世纪主题性油画创作研究》等,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序一 朱青生
序二 黄笃
第一讲 当态度变为形式/从形式到语境
第二讲 意义与无意义/可见与不可见
第三讲 似与不似/胸无成竹
第四讲 符号重构与图像观念
第五讲 当代艺术的关键词
第六讲 “块茎”理论的艺术实践
第七讲 材料与形象
第八讲 凝视与被凝视
第九讲 剧场性的“绵延”——迈克尔·弗雷德的知觉现象学介入
第十讲 “景观社会”中身份与非场所空间
附录 叠影——关于我的创作关键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