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字数: 75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32766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意义及目的,以及追溯中医临床安全用药的源流,介绍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有关法规,归纳中药的安全性与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等。第二章从药物因素、医学(用药)因素、机体和环境因素,以及药后调摄等方面阐述了与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第三章从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有毒中药的安全合理用药、各系统病证的用药特点,以及中药药膳、特殊人群、病证用药禁忌、正确书写处方等方面阐述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各论为常用中药临床安全合理应用的具体内容,与总论相呼应,使读者既有宏观而全面的理解,又增加具体的用药知识。各论中按功效将各种药物分类,共分为十五章。每章均分四节加以论述。第一节旨在连接中医药基础理论,概述该类药物所治病证的主证、病因病机、兼证、鉴别要点以及治则治法,力求简要而具有针对性,并且特别强调根据中医药理论辨证用药。此外,也根据药物的性能特点进行适当的分类介绍,包括结合中药的传统理论和现代的研究资料,论述药物的作用原理。第二节概括了该章药物安全合理用药的共性问题,以及为不同病证、不同兼证、不同人群、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病者处方时的安全和合理选药。此外,对该章药物的用量用法、药后调摄、药膳的安全合理应用等也连行了论述。第三节和第四节分别论述了重点和一般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力求理法方药融会贯通,并以安全用药为要务,对有安全隐患的药物给予详细论述,对一般药物则简要论之。
作者简介
刘良,教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知名的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和研究专家,1998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刘教授亦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项目顾问、国际标准组织(ISO)传统中医药ISO/TC249技术委员会委员及中药材工作组召集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深化医疗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学科组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会长及教育专业委员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和技术标准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分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香港卫生署荣誉顾问,澳门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委员、科技委员会委员和医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概念、特征、意义及目的
一、中药的概念
二、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概念
三、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特征
四、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历史沿革
一、中医临床用药知识的起源和积累(远古至公元前221年)
二、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基础理论的创立(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三、本草学的创新和发展,以及中药炮制学的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
四、首次由国家组织编撰药典性质著作(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
五、方剂学空前发展,并由国家管理成药应用(宋代——公元960-1279年)
六、诸子蜂起,矫正时弊,创立新说,推动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金元——公元1115-1368年)
七、医药巨著面世,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体系基本形成
八、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由博返约,注重实用(清——公元1644-1911年)
九、中西医药并存,注重传统中医药与西医药理论与方法的汇通(民国——公元1912-1949年9月)
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继承、发展与规管(公元1949年10月至今)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所收载的有毒药物
附录2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